因為內向,我的零食全都喂了狗

文/涼亦歌


在不懂人情世故為何物的年紀,很大程度上,我們的思想行為都被父母死死地握在了懷里,不容喘息。不管被掐得多痛,兩個字:忍著!

1.

小時候逢年過節,我媽最喜歡帶著我到處走親戚,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保準一個不落。

然后,我就被硬生生地推到他們面前。我媽在后面捅我的脊背:“快叫姑媽叔叔阿姨舅舅姥姥表哥大爺姨奶奶好……”

我木然地站著,嘴里像憋死了一只蟲子,死活吐不出來那些話。眼睜睜看著他們說說笑笑地捏我的臉,對我評頭論足,塞給我各種好吃的好玩的。

回到家,免不了一頓劈頭蓋臉的嘮叨:

不是跟你說好了嗎,見到親戚要禮貌地打招呼,嘴別那么笨!

你看看人家表姑家的那個姐姐,就比你大一歲,人家嘴多甜,舅媽舅媽的一直叫個不停。

再看看你,說了多少次也沒用,真是給我丟面子!

然后的然后,我媽抱著我那些“不勞而獲”的零食們,妥妥地都丟給了我家小黑。

我的藍莓巧克力奶油小蛋糕法式小面包……


2.

沒錯,我是個內向但很乖巧的小姑娘。但是我媽可不這么想,她認為我那是嘴笨,那是不懂交際。

為了鍛煉我,她帶我見各種陌生人,逼著我向他們親熱地問好;

她擅自給我報名參加兒童歌唱大賽,當我在臺上拿著話筒一個字憋不出來的時候尷尬地不知所措;

小朋友很多的時候她讓我領著他們做游戲,我朝她做個鬼臉默默退到他們隊伍后面。

我媽希望我是最開朗最踴躍的,很遺憾,我一直是那個最內向最沒用的。我媽再怎么威逼利誘刺激,我還是喊媽喊的最溜。

我知道她一定對我失望透頂,但是,我想告訴我媽,我從小閱讀各種名著書籍,滾瓜爛熟背三字經,考試門門拿一百的時候怎么不是傻孩子啦?

我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只是有些內向而已,但這并不能成為評判我的理由,我有我自己的世界,也有我自己的性格。


3.

有一次去手機營業廳兼職,我穿上大大的氣模人在門口宣傳逗路人,好多孩子圍在我身邊,嘻嘻哈哈地和我打鬧。

當然也不乏一些膽小的孩子,他們看著又大又奇怪的氣模,眼神里充滿了恐懼。

但是,他們的父母,一邊抱著呆若木雞的孩子,一邊抓著他的手硬來摸摸我,父母滿臉笑意,孩子一臉驚恐,快要掉出眼淚。

我心里不舒服,裝作累癱的樣子坐在地上,他們覺得沒意思,怏怏地走了。

仿佛看到一雙無形的大手,在自顧自地操控著什么,那顆抗拒的小心靈,毫無反手之力。

就像是紙糊的一扇透亮的窗,總有最親近的人裝作不知情的樣子闖進來,讓我們措手不及。


4.

有時候不得不思考,內向的性格,真的是我們的錯?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他的多面性,在不同的人面前自然表現不一樣。我們可以在父母親人面前撒嬌大哭,也可以在上司陌生人面前彬彬有禮。

活潑外向的人自然討人喜愛,他們活得風生水起,酣暢漓淋,做任何事好像都無所顧忌,讓人覺得坦然舒心。

而內向的人反而會謹慎很多,他們大多數情況下不是不想表達,而是考慮的太多,凡事都喜歡多思考一個層面,對于不確定的事情還是放棄言說的好。

其實所謂的外向內向,不過是兩種不同的處事行為,在同一個環境里,很容易個性鮮明地對比出來。但是這只是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卻不能成為評判一個人任何能力強弱的標準。

若非要強加,還真是無稽之談。


5.

再來看父母,對于孩子與生俱來的性格特點,最直接的表現應該是接受和包容,而不是用畸形的愛刻意去改變。

我見過有些內向的孩子,被自己的父母嫌棄冷笑,本來天資聰穎,卻因為最愛的人的不信任活得自卑又多疑。每次因為不會說話或者不懂禮貌,父母都會謾罵諷刺,久而久之,孩子變得越來越不相信自己。

這樣的方式,孩子就能變得活潑又大膽?

事實證明,只能適得其反。

馬克吐溫有一句名言:僅靠一句贊揚,我就能很好地活一個星期。

很顯然,父母只要稍微鼓勵或者夸贊一下自己內向的孩子,都比那句“你真沒用”要管用得多。

然而,在不懂人情世故為何物的年紀,很大程度上,我們的思想行為都被父母死死地握在了懷里,不容喘息。

不管被掐得多痛,兩個字:忍著!

傷人又無用,何必呢?


6.

如果我們變得低落或昂揚,作為人生第一任手把手言傳身教的老師,父母一定是最重要的領頭羊。

判斷一個人言談舉止是否得當時,我們總會提到家教這個詞。沒錯,所謂的家教,正是父母在成長這條路上所起的作用。

通過一個人的一個動作,就展現出了他的家庭,想想也不無道理。培養一個德智體美樣樣優秀的好孩子,父母的處世能力自然也不會差。

他們或優雅風趣,或沉默寡言,或能說會道,或憨厚不語,但他們一定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懂得尊重他們的孩子,鼓勵他們秉承或內或外的性格,引導他們自己去體驗人情世故,親自去學習做人。

對啊,外向內向本就沒有好壞之分,何必設置那么多條條框框呢?就算你是我的孩子,沒關系。

咱們一起探究這個世界,反正都是第一次做人,我不懂的,你記得教教我啊。

-End

-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