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力決定成敗》讀書筆記

贏得人心,你將無往不勝

健康的人際關系是人生各方面和諧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們獲得成功,豐裕人生的堅實要素。它把我們自己和別人成功的幾率最大化并讓我們獲得自我滿足。而很難相處的人的社交無法發揮自己的全部潛力,他們所成就的僅是其能力的一小部分,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與人共贏。

所以你的社交技能和你選擇交往的人將會成就或毀滅你。既然社交力如此重要那我們來一起看一下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交力吧。

第一步:我們是否已經為建立人際關系做好準備了?

透鏡法則:我們是怎樣的人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別人。捫心自問:我對別人的感覺是什么?內在決定了你能看到什么(視角),如何看待問題(方法),進而也影響了別人如何看待我們。

鏡子法則:正人先正己。捫心自問:是否已經檢省自我,并對自己負起責任?了解自己,反省自我,坦誠面對自己的不足、缺點和問題。改變自己,努力成為自己欣賞和崇拜的人。

痛苦法則:有受害者心理的人會傷害他人,也容易被人傷害。捫心自問:我是否傷害了別人,或太容易被人傷害?切實領悟痛苦法則的內涵,將有助于與他人相處。有受害者心態的人經常傷害他人,是對他內在發生事情的回應,不是對外在。他感覺或相信其內在存在著的負面的東西。對待此類人,我們可以:1.別往心里去,相信自己。2.透過其人或行為找到其傷痛根源,包容對方。3.不受對方負面情緒影響,不因對方的情緒而有壓力。跳出對方的情緒漩渦,你所遭遇的并不因重要,重要是你內心發生了什么。4.寬恕他。5.幫助他。6.提升自己,讓自己身心健康。

錘子法則:千萬別用錘子拍打別人頭上的蒼蠅。捫心自問:在人際關系上,是否有人說我小題大做?使用溝通的4T原則:1.全景,問問題,傾聽,再問問題,再傾聽,先弄明白問題,一定不要急于得出結論。2.時機,我準備好面對了嗎?他人準備好傾聽了嗎?3.語氣,對待人的方式(行為)比言語讓人記憶深刻。4.溫度,避免反應過度。切記關系永遠是第一位的,發生問題時,要有意識地建立聯接。

電梯法則:人際關系中,我們既可以提升他人,也可以壓低他人。捫心自問:在別人看來,我是提升了他們,還是壓低了他們?價值增加者,為他人的生命增加價值,持之以恒地行善,惠澤每人。價值減損者,加重我們的負擔,為他焦慮,為他憂心,分擔他的辛苦。價值倍增者,倍增他人生命價值,有意識策略和技巧幫你不斷進步。價值倍減者,傷害別人,使別人變得更糟。我們要努力成為價值增加者和倍增者,每天行善,激勵他人,產生積極影響,使他人的生活感覺更好。

第二步:我們樂意關注他人嗎?

全景法則:全世界的人都是由別人組成的,你一個除外。捫心自問:我是不是很難做到以人為先?建立關系最基本的法則是一切從為人而不是為自己考慮做起,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的人總是很難同別人處好。常常問自己:我能為他做點什么?我怎樣才能幫助他們?這類問題以養成以人為先的習慣。

交換法則:與其平等待人,不如站在他們的處境上設身處地地為人著想。捫心自問:我會試著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嗎?我們對待別人的方式取決于我們對他們所持有的觀點。人們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感覺來看待自己,可是卻根據別人的行為來衡量他人。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會幫助我們獲得成功的關系。

如何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呢?1當我們明白了他人的觀點,他想做的事,十次有九次他是對的。2如果我努力去發現別人觀點的合理性,就會延展我的思考。3當跟你的既定利益有關時,你能否放下自己的出路,從兩個方面去看,想辦法與別人建立聯結。問題的核心是你是否樂意改變,若是你不想改變,會尋找與別人的不同點,當你想改變,會尋找與別人的共同點。4詢問自己在別人的處境上會怎么辦?你會改變看待生活的方式,你的人生也會改變。

學習法則:我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某一方面給我們教誨。捫心自問:我跟別人接觸時,有向其學習的渴望嗎?1.制定學習目標,跳離舒適區,讓自己充滿學習熱情。2.看重別人,才會從他身上學到東西。3.找到喜歡幫助我們成長的人4.認清別人的強項和特性。5.不恥下問,搞懂的最好辦法是觀察和提問,學習從聆聽開始,理解一個人就可能包含從他那里學到東西。

魅力法則:人們只對向自己表示興趣的人感興趣。捫心自問:我是關注別人和他們的興趣,還是只關注自己?如果你想結識人,要關注他們,而不是只盯著自己。讓人喜歡你的六大妙招:1.真正地對別人感興趣,人們知道了你對他多關心,在你眼里多重要后,才愿意更友善的回應,去了解你知道多少。2.微笑3.記住名字4.做一個好聽眾,鼓勵他人多談論自己。5.討論別人感興趣事。6.讓對方感覺他很重要。

滿分法則:相信別人最好的一面,往往會激發出他最好一面。捫心自問:我相信別人最好的一面嗎?人人都有潛力,如果人們相信自己,他們就可以發揮自身潛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如果你想提升別人,你就得先看重他們。按一個人現有的表現對待他,會讓他日漸墮落,按一個人應有的良好品質對待他,會把他變成一個真正高尚的人。相信別人最好的東西,你就會收獲他們最好的一面。

沖突法則:關心別人先于反對別人。捫心自問:我在巧妙化解沖突上,花足了心思嗎?1.雙贏是目標,關心他人,將對方的利益放到心上。2.發現問題,迅速面對面解決。3.首先理解,記住全景法則。4.說出問題所在:描述下你認為問題的性質、根源,你的感覺,為什么這件事對你重要。5.鼓勵對方回應。6.制定并同意一份行動計劃,把焦點放到未來。

第三步,我們能建立起相互信任嗎?

基石法則:信任是一切關系的基礎。捫心自問:我是值得信賴的人嗎?1.信任先從自我做起,先保證自己不背叛,再要求別人信任你。2.信任無法劃分區域,如果你不能全盤信任一個人,那就談不上真正信任他。一個人本性最終會滲透到他生活的各個層面。3.信任可以像銀行賬戶一樣存取,建立信任是存錢,破壞信任是取錢,信任只能靠行動恢復。讓一個人可信的唯一途徑是信任他,讓一個人不可信的好辦法是不信任他并表達出你的不信任。信任是一種冒險,但這值得你去做,唯有此,你才能享受到人際交往的巨大快樂。

困境法則:永遠不要把困境看得比關系重要。捫心自問:我是不是有時把困境看得比關系重要?應對困境時1.我看到全景了嗎?還是只看到了壞的一面?放長遠和全局看。2.溝通時有沒有讓批評和全景描繪協同作戰?批評也不忘了告訴他愛他,告訴他為什么?3.目前的情況是一次性的,還是經常出現的?尤其復發癥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并最終扭轉局面。4.不把很多情況看成是你死我活的爭斗,對戰斗有所選擇。5.在困境(痛苦,兩難)中表現出自己無條件的愛。維護親密關系是一項重要的決定,先做出這個正確的決定,并在每日生活中實踐,永遠不讓境遇的變遷來破壞它,從而建立更深的信任。

鮑伯法則:當鮑伯跟每個人都有問題時,鮑伯通常自己就是問題。捫心自問:我是鮑伯嗎?如何對付鮑伯?1.用積極的評價去回應。2.表達你對被批評者的關切。懷疑對方猜測的被批評者的動機。3.鼓勵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4.要求鮑伯三思而后張口,這是真的嗎?有用的嗎?出于善意的嗎?5把鮑伯和其他人隔離開。

親和力法則:自我放松有助于別人跟我們在一起時也放松。捫心自問:我的朋友會說,我是一個容易打交道的人嗎?親和力是居于主導地位一方的責任。1熱情,發自內心地喜歡人。2.欣賞彼此的差異。3.情緒穩定。4.覺察對方的感受,與他人共情。5.理解別人的弱點并暴露出自己的缺點。6喜歡原諒別人和請求別人原諒。7值得信賴。

戰坑法則:戰斗打響前,請挖一個能容下朋友的的大戰坑。捫心自問:我是一個危難中可以指望的朋友嗎?1.戰坑是為你和一個朋友準備的,而不只是朋友一人,你可以要求朋友和你一同作戰,但你不能袖手旁觀,讓別人替你賣命。2.友誼在戰斗打響前就已形成,在要求別人幫助你之前,你得先做一個朋友。3.你要求別人幫助你,就應該也樂意幫助他。這才是真正的朋友。

第四步:投資問題:我們樂意在別人身上投資嗎?好的人際關系永遠是無私投入的結果。

園丁法則:所有的關系都需要培養。捫心自問:我是偶爾還是一貫培養人際關系?培養關系的方法:1.對關系的堅定承諾,有堅持下去的決心。2.溝通,如果不讓別人反對我們,是難以真正了解別人的,因為只有在矛盾中本性才能暴露出來。關系是在由淺到深的交流中加深的。友誼要靠心的交流來維持。3.時常修補一下友誼。4.美好的共同回憶是維系關系的良好紐帶。5.共同成長保鮮友誼。6.寵愛,經常讓朋友和家人知道你有多關心他們。

101%法則:找到1%的共同點給予100%的努力。捫心自問:我能找到與別人之間的共同點并給予100%的努力嗎?很難建立聯結時必須找到一個兩個人之間的共同點,差異越大,越盯住共同點,給予100%的努力,這不易做到,但回報豐厚。

耐心法則:結伴旅行會比獨自旅行慢得多。捫心自問:我有沒有結伴旅行,即便不太方便?兩個人的友誼需要一個人的耐心。1.把耐心看做一種值得培養的美德。最大的美德是對別人有益的美德。耐心便是一種。2.明白建立良好的關系需要花時間。3.實行交換法則培養耐心,我們都覺得別人該對我們有額外的耐心,相反我們應該把位置顛倒過來,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對他們特別有耐心。4.認識到人是帶來和制造問題的。每個人都有缺點、盲區和壞習慣。你有缺點會期望得到寬容,那就嘗試給別人同樣的寬容吧。5.認清別人需要對你有耐心的地方。如果我能想著別人在很多地方對我有耐心,我能就記得對別人有耐心。6.明白我們不能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所有的關系都有放棄、讓步、給予和接受,這都是自愿行為。

慶祝法則:對人際關系的真正考驗不是朋友落難時我們多么忠誠,而是他成功時我們多么高興。捫心自問:我為朋友的成功感到高興嗎?1.認清這并不是競爭,別人會影響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我的態度決定這些影響是積極還是消極的。2.別人成功時表示祝賀,從別人的角度來理解他自認為重要的目標實現了的成功,熱情祝賀他。3.肯定別人尚不自知的成功。4.經常跟親密的人一起慶祝。如果你想讓別人同你一起成功,你就得鼓勵他們。

高路法則:當我們待別人比他們待我們更好時,我們就達到了更高的境界。捫心自問:我待別人是不是比別人待我好?高路法則能帶來積極的關系,吸引別人走近我們。走高路要求人的思維和行動要跳出本能或一般模式。1.高路行者恪守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以此出發來待人接物,不因外界環境而改變。2.高路行者保持善意,創造良性循環,收獲好的人際關系。3.高路行者認識到人類的弱點,知道自己需要別人的寬容,于是更樂意向別人表達善意。4.高路行者渴望為別人服務,選擇去服務他人。5.高路行者用高標準要求自己,不會防衛心太重在自己受到攻擊時選擇低路。6.高路行者激發出別人最好的一面,把別人當作高尚的人來對待,你就有可能把他變成真正高尚的人。7.高路行者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永遠善意地對待別人,你就會改變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以及對自己的看法。你對待別人的方式,都是你在這個世界上的宣言。

第五步,協同效應問題:我們能培育出“雙贏”關系嗎?

反彈法則:當我們助人時,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捫心自問:我幫助別人時得到回報了嗎?1.以人為先,良好、健康、成長的關系首要是會為對方考慮。2.關注投資而非回報,長期努力都會受益,但我們對受益結果和何時受益控制力較小,然而我們掌控著投資什么,何時投資,這才是我們該花時間和精力的地方。3.選出一些潛力巨大的人,他們的成長恰恰需要你的才華和天賦來指引,確定你能照顧得到的人數,給予每項投資特定的時間和關注。4.得到對方同意,然后實施。5.在合適的時間里獲得回報,我們帶到別人生命里的東西,最終會反饋給自己。

友情法則:條件相同時,人們只喜歡跟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共事;條件不同時,人們還是只會喜歡跟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共事。捫心自問:我跟共事者是朋友嗎?你可以把每個人當成一個人來對待,而不僅是商業上的接觸,如果你把人放在了第一位,然后才是生意,那就是在執行友情法則了。只要你把人當作朋友來對待,不管你干什么,別人都樂意同你一起去做。

伙伴法則:一起努力增加了一起成功的概率。捫心自問:有我相伴后,別人比以前好些了嗎?學會關注別人:1.如果你個人對美好的追求由于受到能力的限制,對別人沒有產生什么積極影響,你就不能光把目光盯在自己能干什么上了。2.可以和每個人建立關系,但只應跟少數人結伴。3.人的成熟,首先是能獨立,其次是認識到需要互相依賴,找到有能力,跟你有同等激情和使命,且需要別人幫助來取得成就的人,你們結伴前途無可限量。4.生活的目標不在于贏,而在于成長和分享,當你回顧一生所為時,你會從帶給別人的快樂中獲得更大的滿足,而不是沾沾自喜于勝過和擊敗別人的次數。

滿意法則:在美妙的關系中,只要相伴就足以令人快樂。捫心自問:我最好的朋友光跟我在一起就會很開心嗎?一段長久的關系首先是一段健康的關系,此外還有共同回憶、共同成長、互相尊重、無條件的愛。

這本書的內容分享完了,希望您能有收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