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興全基金,大家會條件性的想到什么?
一家基金經理兩度喊話讓基民贖回的“良心基金公司”?
還是說一家精品化口碑的基金公司?
再好的口碑都需要人來打造,基金經理是摩斯的第一聯想點。
興全基金有多位出色的基金經理,如謝治宇、吳圣濤、傅鵬博、董承非。今天想和大家聊得就是其中任職最久、當前僅管理一只基金的傅鵬博。
傅鵬博,一位46歲初任,54歲仍在役的基金經理,在入職興全基金前,他是上海財經大學經管系講師、申銀萬國證券企業融資部經理、東方證券資產管理部負責人、匯添富基金首席策略師。
策略師的出身背景讓傅鵬博在股市策略層面有著獨特的理解,懂地順應市場,基金管理上極具靈活性。
2013年一季度銀行股是反彈行情的領導者,興全社會責任在金融行業持倉比例近20%。二季度果斷清倉金融股,減持采礦業、衛生和社會工作,增持信心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
從價值到成長的切換,十分的契合市場。
傅鵬博曾表示在進行股票配置時,會將基金的股票組合分成三個部分:首先是40%左右的核心股票,挑選那些具有穩定增長能力的、可以通過時間來創造價值的股票;其次安排20%左右的倉位為階段性低估股票;剩余的倉位配置一些政策引導或市場引導型股票。
整個組合恰似排兵布陣,讓不同風格的股票各司其職。
時間是一塊最好的試金石,在管理興全社會責任的這8年多的時間里,傅鵬博的任職回報為334.68%,同類平均為131.50%。
2010年之后,該只基金的規模就未曾低于40億,持有人結構中,70%以上為個人持有。
興全社會責任的優秀是經得起牛熊以及廣大基民檢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