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開始看的時候我感覺就是一個成功人士如何經歷諸多磨難最后事業有成的個人傳記,沒有任何感想,直到讀完覺得有所收獲。一本很勵志的書,受益良多,人生在世,不管是事業,還是生活,都會經歷坎坷,挫折,只要我們堅持。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就會很美好,但絕大部分企業都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我們必須每天努力面對今天。熬過去你就是人生贏家。
小時候的馬云因為讀金庸小說,模仿里面英雄人物,甘愿為朋友兩肋插刀,重情重義,他總是說:“我經常打架,但不愛打架。
他頭腦的敏銳性確實不得不讓人佩服,一個有頭腦的人不管是做一件大事或是一件小事都會做的完美,不是事大事小的差別,而是他一直再用腦子辦事。
馬云第一次,認真學習英語是因為對英語老師的愛慕之情激發他。
第二次,努力學習數學是因為考試時候最起碼不能讓數學拖了后腿。落榜兩次還是堅持不放棄。
第三次,大學入選學生會主席,使他變成擅長交際的人。
可以說,這些經歷在無形中鍛煉了馬云的領導、協調能力,為他日后立足商場,與商界和政界人士的廣泛交往奠定了基礎。
1995年5月9日,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第一家商業網站誕生,馬云成為一代互聯網之父!
2007年11月6日,對阿里巴巴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一天,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從創業初期的18羅漢到7000多名員工,從50萬初始資金到600多億市值,阿里巴巴歷經八年抗戰,終于成功地締造出一個網絡帝國!
創業智慧,解讀馬云的成功之道,十四條策略
1.堅持夢想,阿里巴巴要跑102年
2.創新不是要打敗對手,而是與明天競爭
3.舍得之道——企業發展的不二法則
4.我們需要的是策略投資者
5.娛樂營銷理念:好玩,好看,才好賣
6.媒體營銷,其價值在于未來
7.事件營銷:效果與創意的結合
8.競爭規則:不要帶仇恨,否則一定失敗
9.企業管理:文化治心,善待員工
10.用人智慧:不斷挖掘并培養人才
11.應變策略:擁抱變化,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12.快樂工作:員工快樂是最大的生產力
13.領導藝術:西方的運作、東方的智慧、全球的眼光
14.生存之道:用左手溫暖右手,放棄是最大的失敗
“壓力是躲不掉的。一個企業家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誘惑,還要耐得住壓力,耐得住委屈。何止是一個企業家,就是一個普通人,也同樣要經歷這些才能通往成功的道路。
馬云認為:“一個領導者和經理人的區別就在于,優秀的領導者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經理人則往往看到別人的短處。而一個相信別人比自己聰明的人,才是真正的智慧者。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家企業必須根據市場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只有敢于變化、積極調整,才能在變化中求生存、謀發展。阿里巴巴就是這樣做的。
馬云與時俱進的超前戰略思維令人佩服,大膽創新理念更是人人連連叫好!不是一般人能學的來的,正是他的勇氣和高瞻遠矚的決策眼光,幫助他走出了互聯網創業的第一步。也成為了互聯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