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魂”這個詞現在可能只有在電影上才能看到了,但在農村卻實實在在的存在著。
小時候弟弟妹妹嚇著了,媽媽就會給他們叫魂,而我就是媽媽的小助手。
那時候,若是弟弟或者妹妹連續幾天晚上哭鬧不止,媽媽懷疑他們可能是嚇著了,就會找灶神求證。
晚上等弟弟妹妹睡著了以后,媽媽便拿著香,倒一壺酒,拿個小酒杯,還有一張黃紙,走到廚房。我輕輕的跟在媽媽后面,不敢吭聲,連大氣都不敢喘,據說這時候是很神圣的時刻,不然就不靈了。
在灶神臺前,媽媽點上三根香,對著灶神拜了三拜,順手插進灶神面前的香爐里。媽媽此時的表情很嚴肅,一臉的虔誠。我靜靜地看著媽媽的一舉一動,心里有些發毛,我最怕這些神呀鬼呀的事情,但是有媽媽在身邊,心里的恐懼感還是減少了不少。
接著媽媽拿起酒壺倒了杯酒,放下酒壺,雙手握著酒杯,承拜祭之禮狀,以弧形線條緩緩的向地上倒去。這是再給灶神敬酒呢。
三杯酒敬過以后,媽媽拿出一張事先準備好的一張黃紙,平放在灶臺上的香爐前。雙腿下跪,對著灶神的神像,又拜了三拜,嘴里還會說一句,灶神,如果孩子是嚇著了,就請您抱著這張紙吧。媽媽的話音剛落,那張黃紙“撲嗒”一聲貼在了插在香爐內的香上。
看著這一幕我著實嚇得不輕,廚房里迷茫著恐懼的氣氛,好像灶神真的來到我們家的廚房了,竟然真的“抱”起了那張黃紙,以此來告訴媽媽,孩子是真的嚇著了。而我也被眼前的情景嚇著了。
有了灶神的肯定,媽媽第二天就準備給妹妹召回魂魄了。
第二天正午時分,妹妹也睡著了。媽媽準備了兩只碗,一張黃紙,一截白線,一雙筷子放在客廳門口,我也搬了兩個小板凳放在了門口。
媽媽熟練的把黃紙放在一只碗上用白線系住放在面前,另一只碗裝滿了清水也放在面前,一切準備就緒,就可以進行招魂的工作了。
因為正值正午時分,陽光直射在門口的母女倆身上,暖呼呼的,這時也是招魂的最佳時機。
媽媽拿起筷子在裝滿清水的碗里夾起了水往系著黃紙的碗里滴去,邊滴邊念著妹妹的名字問,冰冰,回來了嗎?
我坐在媽媽身邊,歡快的回答道,回來了。
冰冰,回來了嗎?
回來了。
……
就這樣一問一答的過程中,一碗清水已經從一只碗夾到了另一只蓋著黃紙的碗里。
這樣招魂工作就完成了。
很長一段時間里,妹妹就不會在晚上異常的哭鬧了。
那時候還流行一種更簡單的還魂的方法,我曾經給女兒用過。不過這要找類似神婆婆的人寫個叫“聚魂碼”的附,正巧媽媽家的村里就有這樣一個人,通常這樣的人都很樂意幫忙的。所以很多人會選擇這樣的方式招魂。
“聚魂碼”寫在一張紙上,折成四邊形,而有字的一面則被折在了里面,具體內容除了寫附的人別人就無從知曉了,據說拆開了就不靈了,而且折紙的形狀也是有講究的,不是隨便折的,所以也就沒有人拆開了。
“聚魂碼”使用方法簡單,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在嬰兒休息的臥室門口,悄悄地把聚魂碼燒掉就可以了,不過房門要留點逢,不能關的太嚴,據說是方便魂魄找到真身。
要說這聚魂碼的效果也是很神奇的。第二天嬰兒就不會像之前那樣晚上哭鬧不止了。而且很長時間內都不會再有類似的現象發生。
“還魂術”可能只有在農村才會用的吧。我想電影里的還魂情節大概也是由農村的這些故事衍生出來的吧。
無戒365天日更挑戰營第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