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面依然濃霧彌漫,凝固著寒冷,模糊透不進一絲陽光。我一個在家里,學習或是休息,耳邊是一陣遙遠的喧囂。遙遠的喧囂容易讓人流浪到很遠的遠方,還記得高中時代,某些時候我就喜歡站在窗前,無論是身后的喧鬧,還是窗外的熱火,我仿佛像是一個邊界,哪一方也不屬于,游離在所有聲響之外,內(nèi)心一片寂靜。寂靜的時候,容易寂寞。人是習慣被群體的浪推著走的,什么也不屬于的時候,就會有些寂寞。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說的或許是這個意思。
寂寞的時候,總想自己是一個獨行俠,一個行囊就可以行走天涯,身上只剩一種特質(zhì),就是灑脫。可是真的俠客,才不會這樣灑脫的清水一樣,可以隨意掙脫,化作一縷氣,行隨心動。江湖人物有著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未必有我現(xiàn)在這樣自在。
天龍八部四字取自佛家說法,里面的人物也多籠罩著求不得之苦。蕭峰在還是喬峰的時代,想好好做個乞丐頭子,可是生生被一個求愛不得的女人逼得做不成;變成蕭峰之后,又只能回憶著自己喜歡的女人,一面凄涼,一面悲壯,想去放馬牧羊,卻沒有了當初約定的伴侶。虛竹還是小和尚的時候,只是想做個好好的和尚,卻被天山童姥搞得破了所有大戒,天山童姥求不得,己所不欲,偏施于人,逼得他人也求不得;當他認命,想和西夏公主做一對神仙眷侶不問世事的時候,靈鷲宮的冷面姑娘們卻又時時刻刻跟在他身后,不斷請求施令,不想擁有權(quán)力,卻要必須使用權(quán)力,真是燙手又燙心。段譽呢,不想戀愛的時候,美貌的姑娘一個又一個投入懷抱;想要戀愛的時候,無奈女神心有所屬;女神被打動的時候,又發(fā)現(xiàn)是自己的妹妹;等到真相大白的時候,父母又都死亡……所有的時刻,都是求不得。
佛家說求不得是人生八苦之一,可見這求不得是多么的折磨人。
可是,求不得求不得,換個角度,是太遲了。蕭峰明明可以早些聽取阿朱的勸告,若是放下執(zhí)念,就此同愛侶執(zhí)手天涯,放牧塞外,是不是就收獲了人生的幸福?康敏若是能體會馬大元樸實的愛情和關(guān)懷,收回放在蕭峰身上的秋波春水,是不是也不用惡名遠揚,最終悲慘收場?虛竹如果不一味的尊崇某些刻板的條規(guī),是不是可以避免激起天山童姥的玩弄心思?天山童姥如果放下年輕時候的愛慕,放眼其他美好的事物,是不是可以讓江湖和諧許多?段譽如果不是執(zhí)著地跟著王語嫣,是不是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四大惡人的計謀,救下父母,救下大理國的一眾幕僚?王語嫣如果不是執(zhí)念于自己的表哥,早早發(fā)現(xiàn)自己所擁有的段譽的愛慕,是不是可以真正體會到什么是愛情?……可是,一切故事都沒有如果。太遲了,就是太遲了。
時間總是奔流向前,沒有誰可以回到過去,所以,為什么不放下求不得,換回以后的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