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鑄鋒芒(1)、(2)

1.不甘困守找原因

“都11月份了,銷售不瘟不火,欠賬回款艱難,這叫什么事兒啊?”我恨恨地一拳砸在辦公桌上。

窗外能夠看見的一大片,全是種獼猴桃的水泥預制架子,上面拉著橫七豎八的鐵絲,讓人看了心煩。更遠的地方,是一個養豬場,是利用磚廠推平的土地建成的,偶爾還會飄過來豬叫的聲音。設計花壇這個人也是個不長腦子的,花壇里面這個季節基本上就沒有綠色了,全是干焦焦蔫搭搭的。旁邊倒是有幾顆樹,但好像落了很多塵土,灰蒙蒙的,沒有一絲生氣。看到這樣的景物,是個人都想冒火了。

我跨出門,準備到各處去看看。這個磚廠我有一部分股份,也是我其他生意失敗之后,最后一筆還沒有倒閉的投資,不過看這個樣子也不太好。我已經告訴現任廠長,從現在起我將代表最大的股東和我自己來監管這個廠,我不會直接干涉日常工作,但是我會向你提建議要效益!我心里這個急呀!

廠長也是股東之一,只不過僅僅占股百分之二十而已。這個廠子前幾年還經營得不錯 ,每年分紅還讓人滿意,但自從前年開始利潤下滑,去年居然沒有分紅,今年看來也是白干。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把經濟不景氣的原因往疫情身上推,可是欠賬你沒有收回來和疫情有屁的關系!我得看看是什么原因,是誰在和我的錢包過不去,要是惹毛了,我和大股東不介意把管理人員換個遍,包括廠長!

這個頁巖磚廠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最早的時候是紅磚廠。后來,國家在取土方面加強管理,原來的老板想退出,我們幾個才接手把它搞成了頁巖磚廠。目前,磚廠下面還辦了養豬場和獼猴桃果園,不過顯然經營的人也沒有多上心,要不然就不會前幾年效益還行,到眼下卻掙不了多少錢。

目前,獼猴桃早已采摘出售,養豬場除了種豬只剩下最后一批生豬沒有出欄。大概就是12月上旬就可以見成效,不過這一批只有四五百頭而已。養豬場那邊說要等氣候好一點了才購入豬苗來飼養,這說明了什么?你自己喂養的種豬不夠嘛!自繁自養一個目的是降低成本,二一個是可以防止外來疫病的輸入。如果你的豬苗多數都要依靠購買,豬場被疫病傳染只是早晚的問題。就算你嚴格把關,也給你的防疫工作帶來很大的負擔。看來,不換思路就換人這句話是說對了的。

我覺得還是去磚廠看看比較踏實,最起碼有機器的聲音,看得見有人制坯、有人運坯、有人晾曬、有人裝窯,開窯的話還能夠看見有人出窯。現在找不到關鍵的問題所在,那就先看看工人干活的勁頭怎么樣吧。

我到了制坯車間,只見一臺小裝載機在不停地把粉碎過的頁巖推入進料口,在機器的轟鳴聲中三條輸送帶上面一塊塊被壓實并切割得規規整整的磚坯被送了出來,然后讓工人們搬上運磚坯的平板電三輪。整個場面,看起來井井有條,忙而不亂。

2.觸目驚心逢故人

突然,我發現我似乎看見了一個故人。我很疑惑自己的眼睛有誤,因為在這里看見這個人簡直就像是天方夜譚一樣神奇。我搓了搓手,用手背揉了揉眼睛,再次確認,真的是他,沒有錯。

這個有著一張娃娃臉的男人,看起來三四十歲其實至少五十三四歲了,曾經是我的頂頭上司。當年我在廣東增長見識的時候,他是營業部D組經理,而我是他手下的投資顧問,我們在一起共事差不多一年。因為曾經朝夕相處,所以印象非常深刻,他的那張臉,以及他的一舉一動我們都悄悄地作過解讀,甚至我還學著他把衣服披在椅背上。我忍住內心的沖動,到旁邊找到當班的車間主任,讓他告訴娃娃臉男人下班后來辦公室找我。

我順著生產流程看下去,干坯的曬場上有人在把剛生產的磚坯碼成有隙縫的矮墻,有人把有點干的磚坯進行翻晾,有人把已經晾干的坯子拉去裝窯。正在晾曬的坯垛旁邊,還有準備在下雨時遮蓋的雨布。

窯場那邊更是忙碌,一邊有人忙著往窯子里面裝坯子,一邊有人把還冒著熱氣滾燙著的成磚拉出來。整個磚廠的活,就數這個地方最辛苦,也是工資最高的部門。出窯的師傅,常常一身磚灰,連頭發都變成了磚紅色,還不得不戴著口罩。

我邊看邊思索,磚廠的整個生產流程里面,幾乎都是體力活,大多數還是重體力活。如果我們用了這么多的勞動力,卻沒有多少效益,不說自己有沒有賺到錢,最對不起的應該是這些天天辛苦勞碌的工人。我們應該把這些勞動密集的產品賣個好價錢,把這些錢及時收回來,及時足額地給他們發工資,適當地改善一下工作環境多發放一些福利。

下班時間到了,我特意在辦公室多呆一會兒。工人下班之后要洗澡,肯定會耽擱一些時間的。等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終于看到娃娃臉進來:“王總,聽說您找我?”他顯得有點拘謹,倒不是緊張。我笑著說:“何生,你看看我是誰?”他抬起頭認真端詳,看了一陣,搖搖頭:“沒有認出來。我們見過面嗎?”我啟發他:“1993年到1994年,你在哪里工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