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看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對“比較而來的幸福”感受頗多。
“大多數人一生無法擺脫比較而產生的情緒。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幸福是一種比較。有人說:幸福就是自己的收入總比妹夫的收入多百分之二十。”
有句廣告辭特別流行,事實上也同樣基于一模一樣的心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可問題是比較是相對的,相對是永遠沒有盡頭的。
常常有這種感受,現今世上絕大多數幸福都源于比較。我曾經對媽媽說過,我希望我未來的婚姻,大家看起來是幸福的,實際上也是幸福的。那么別人看來的幸福究竟如何呢?他們又是如何定義幸福的呢?大多數還是源于在家庭圈子、社會關系當中的種種比較。假如我一直在執著的追求著這種幸福感,那么我必然會竭盡全力的追逐,在我一生中。無限疲憊的同時并不會收獲到真正的快樂。
可基于比較上的幸福往往是一種幻覺。今天你比他富有,你是覺得幸福。而當你看到更加富有自得的人,一種油然而生的嫉妒的酸楚油然而生,之前的幸福感就蕩然無存。
這種幸福建立在空中樓閣上,永遠不會讓你覺得踏實穩定,他飄忽不定像風箏一樣。
那么如何不通過比較就能得到幸福呢?
1.或許我們應該首先承認自己的局限性,嫉妒在所難免,如流水般流動,來來回回,如果承認你在嫉妒,那么這種酸楚的痛苦就不會再繼續腐蝕的陽光的心情了。你看到了,承認:是,我在嫉妒她。然后就可以比較輕松地放下了。
2.如李笑來所說:找到一些不需要比較就可以得到的幸福。如同一個人寂靜的寫作;安靜的看書;在曠野里瘋狂的奔跑,靜靜傾聽自己的心跳;看到孩子沉靜的睡眠,露出會心的微笑。
我們能夠累積這種不需要比較的幸福感越多,我們能獲得的幸福的安全感就越強。
3.找到自己獨特的魅力,值得自我珍愛的部分,好好挖掘。或許是非常良好的心態,或許是極其優美流暢的文筆,或許是很好的交際能力。學會欣賞自己的這些優點,悉心澆灌,讓自己獨特的特質強壯起來。某些時刻,它們能讓你自信爆棚,目光沉靜堅定,不被瑣事大亂戰腳,迷失方向。
4.適當的比較也是好事。我認為,適當的比較是很好的催化劑。讓你看到自己的不足,推動你繼續往前發展。畢竟喜悅讓你安全,而疼痛才能讓你真正成長。如果你只沉迷于自己的小天地,坐井觀天,按部就班的生活。或許你從不感到比較的嫉妒。但那僅僅是一種逃避而已,一種麻醉劑班的自我哄騙。
幸福是否源于比較,不得而知。或許人類這種群居的生物,一定要通過觀察周圍,確定自己的位置,才能安心的生活。那么有的可比,或許也是一種幸福。
(邏輯果然是我的弱項,寫的亂七八糟,不好意思對不住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