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件事#62/100 踐行2017.7.13

1、關于身體健康方面:

(1)06:30開始完成晨跑10公里并堅持聽《精英日課(預計1小時)。

2、關于工作及技能提升方面:

(1)每天9點之前完成上報施工日報及監理日記(30分鐘)。

(2)09:10-10:10將安全生產技術錯誤的試題在書本中找出答案(預計1小時)。

(3)10:20-11:20對檢驗批進行簽認,如發現錯誤及時用鉛筆勾畫出來、將該頁折疊后及時告知資料員(最少保證簽認6份)。

3、關于讀書與自我迭代方面:

(1)14:30-16:30用來看書分別為紙質版《自下而上》、電子版《魔鬼經濟學》及《思考,快與慢》(無工作上的事項打擾的情況下)。

(2)20:40-23:40學習今日專欄訂閱內容,做好記錄,將靈感寫下來(預計3個小時)。

小確幸:

1、截止今日大涌站附屬2號出入口頂板及側墻終于完成砼澆筑了,接下來的工作更多的可以放在內業和學習上了,哈哈哈....

2、今天去辦了一張工商銀行的卡,經過半個月的區塊鏈理論學習,終于開始準備加入區塊鏈的戰爭中了,終于可以試試水了,感覺好興奮,終于要開始了。

今日得到:

收聽劉潤老師的《五分鐘商學院》SWOT分析: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追到女神

記得寧向東老師曾說過:商業世界只有問題,沒有理論。很多問題的答案都蘊含在經驗里,而不是理論里,由于他給了我們一個五字心經分別為:問、想、仿、改、善,本人暫時還沒有能力在劉潤老師的的基礎上進行改、善的能力,就行完成前三個字的心經吧。

1、問:什么是SWOT分析?

SWOT分析,是20世紀80年代初,最早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韋里克提出來的,S-W-O-T這個四個字母,代表Strength(優勢)、Weakness(劣勢)、Opportunity(機會)、和Threat(威脅)。

2、問:怎么運用SWOT分析呢?

SWOT分析,就是通過對內部優勢和劣勢,外部機會和威脅的分析,產生四大場景,以及對應四大戰略的分析工具。

這些場景和戰略是:在SO組合“優勢+機會”的杠桿效應下,采取增長型戰略;在WO組合“劣勢+機會”的抑制性場景中,采取扭轉型戰略;在ST組合“優勢+威脅”的脆弱性場景中,采取防御型戰略;在WT組合中“劣勢+威脅”的問題性場景中,采取多元化戰略。

3、想和例:試利用SWOT分析工具來分析公司的情況

4、先拆分:

S優勢:1)公司資質多具有:市政公用工程(含地鐵、輕軌)監理甲級;鐵路工程監理甲級;房屋建筑工程監理甲級;公路工程監理甲級;工程技術咨詢;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項目招標及代理;工程造價咨詢。 市政公用工程、監理甲級;鐵路工程監理甲級;房屋建筑工程監理甲級;公路工程監理甲級;工程技術咨詢;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項目招標及代理;工程造價咨詢。

2)公司專業技術人員多。

3)承攬業務多,多年來承攬大中型國家各類施工監理200余項。

W劣勢:1)公司將職工分類分別為A類、B類(A類和B類為核心職業或正式職工和C類職工(項目外聘職工)導致人員素質不齊和A類和B類職工看不起C類職工,相互敵視或相互看不上。

2)由于公司業務多,公司大,導致管理不便,內部考核混亂。

O機會:1)現在國家政策支持,正在進行一路一帶政策及國內經濟放緩需要建筑業行業大頭來帶動經濟。

T威脅 :1)由于國內經濟放緩導致國內招投標較以前變得困難,同時多數國企也有相應的資質優勢,導致優勢不明顯。

5、試組合:

1)SO:優勢+機會

有以往的業績及國家一路一帶政策支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標的機率。

2)WO:劣勢+機會

需改變劣勢,贏得難道的機會建議如下:

1)分析:之所以A類和B類看不起C類職工,試分析為C類職工由于是外聘職工,存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心態,導致工作散漫,混日子多,再加上公司A類和B類相比較于C類職工,福利待遇好,在公司時間長的優勢和人脈資源廣的優勢,導致這相互看不起。

2)解決之法:a:加大內部考核,實行精英策略,將優秀職工收入人力資源管理庫,有空缺職務或升職加薪有優先權,刺激職工,認真工作。

b:減少A類B類及C類職工的福利待遇,領導管理層盡量從公平、公正的角度來進行管理及發放福利。(我猜想公司實行分級管理的目的也是為了節約管理成本吧)

3)ST:優勢+威脅

發揮優勢,減少威脅

a:采用多頻率全球進行投標;多安排有能力擅長人脈管理、溝通型人才的總監進行投標。

b:盡量減少同實力高于自己或同自己相當的公司一起競標;同時提高公司資質和專業人員素質及人數。

4)WT:劣勢+威脅

a:以公司創新為由多舉辦各種先進技術交流活動如BIM建模、公司招聘峰會等。

B:同國內、國外培訓機構等進行組織活動等(各取所需,培訓公司要培訓賺錢,自己公司需要培訓自己的班子),以此來增加公司知名度及網羅都多專業或管理人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