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缺錢也不缺時間的時候,當(dāng)然想我的時間和錢要怎么花費(fèi)。先還想著多解放幾個好人能陪陪我。
別人不多說,我只想去旅行。要我說,旅行跟旅游還是有些區(qū)別的。身在異鄉(xiāng)自然為旅,游,倒是值得一說,游戲游樂游泳,每個詞都讓我感覺到一種輕松愉悅,靈巧俏皮的狀態(tài)。相比之下,行,讓我覺得重保持一種在路上的緊迫,是人經(jīng)歷移步易景時,凝練本心的一種狀態(tài)。咬文嚼字完畢。
旅行自然不會滿足于一城一域,法國巴黎是初中的理想地,美國加州在高中更向往,如今越來越想到祖國的西南西北走走,拉薩,大理,銀川,石河子。到那里,感覺上要比國外更親切些,這里的親切,大概是生長在祖國,對110電話的熟悉,才會有這種親切。
然而,最先開始我是要在異鄉(xiāng)行走的狀態(tài),怎么追求越來越近,國境線好像立起來一樣了。越長大沒有越孤單,可是當(dāng)青春開始變得皺縮起來,我無法在這張褶皺的表上合并兩個點(diǎn)——用我今日之身,圓滿昔日之愿!或許這些都不是愿望,所有的都是幻想,不論地點(diǎn),場景,對象,甚至開始的動機(jī)起因都是幻覺,是一堆妄念。也許這些妄雜的念頭有一個中樞,當(dāng)被它干涉的時候,是更加清明,還是更加痛苦而麻木。
旅行的意思這個時候變得不僅僅是對身在異鄉(xiāng)的自我保持,更是對從小到大,從生往死的內(nèi)心的監(jiān)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