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旋覆花
又名:金佛花、金佛草等
拉丁學名:Inula japonica Thunb.
屬于菊科、旋覆花屬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廣西等地。
夏、秋二季花開時采收,除去雜質,陰干或曬干。生用或蜜炙用。《神農本草經》:“主結氣脅下滿,驚悸。除水,去五臟間寒熱,補中,下氣。”現代研究,旋覆花對免疫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其化學成分天人菊內酯有抗癌作用。其根及莖葉或地上部分亦可入藥,治刀傷、疔毒,煎服可平喘鎮咳。是黃花,黃蕊,非常好看。
主要成分
大花旋覆花開花時期的地上部分含倍半萜內酯化合物大花旋覆花素(Britanin)和旋覆花素(Inulicin)。花含槲皮素(Quercetin)、異槲皮素(Isoquercetin)、咖啡酸(Caffeic acid)、綠原酸(Chlorogenicacid)、菊糖及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等多種甾醇。[2]
我國通稱的旋覆花應是此種,供藥用。根及葉治刀傷、疔毒,煎服可平喘鎮咳;花是健胃祛痰藥,也治胸中丕悶、胃部膨脹、暖氣、咳嗽、嘔逆等(《江蘇省藥材志》)。古方祛痰、除濕、利腸,又為治水腫的主要藥。
功效主治
降氣,消痰,行水,止嘔。用于風寒咳嗽,痰飲蓄結,胸膈痞滿,喘咳痰多,嘔吐噫氣,心下痞硬。
【摘自百度百科】
除了以上百度所說功效,旋覆花還有抗菌,殺蟲,保肝,抗炎等作用。常用于百日咳,支氣管炎,咽炎,梅尼埃病等。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的經方課王建華老師曾在醫案班第一節課中有關一則醫案中提過旋覆花的用途,傷寒論亦有關于用到旋覆花的方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以上是兩則旋覆花的不同使用情況。
任何情況下,都需先仔細辨證,不可隨意套方。
小小旋覆花,也有如此大的用途,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先寫到這,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