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力量》

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大腦非常低效,記性不好,還會自圓其說。

你用一段筆記把今天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過一些年再找出來——你先回憶下今天發生的事,再看看筆記,就會發現大腦記得栩栩如生,然而錯誤百出,這就是大腦的一個毛病:如果想不起來,就開始給你編。所以學習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利用筆記的能力。上知乎搜一下“筆記”,你就知道現在筆記領域都快形成學科了。很多成績不好的學生絕大部分不記筆記,記了也不看。我也是畢業后突然明白了這個道理,一開始覺得記筆記開始得晚了,后來過了四五年才發現不太晚。

三、大腦的神經網絡依賴“關系型數據庫”,也就是說,所有知識必須鏈接到已經有的知識,到用的時候才能翻出來,否則就徹底丟失索引找不到了。大家感慨搞了那么多“碎片化閱讀”依舊沒什么用,就是因為連不到你的“思想大樹”。

舉例來說,你死活想不起來誰是張二狗。經人提醒,說是被他媽往死里打的那個,你立刻想起來了。總體來說,冗余越多,記憶越牢固,比如你不僅記住張二狗被他媽打,還記住他參加黑社會被抓了起來,那就基本忘不掉了。

四、要分得清“反自然”。你玩游戲看電影很快樂,感覺不到時間流逝,你學習健身卻感覺水深火熱,因為前者是符合人性的,后者是反自然的,自然規律是熵增的趨勢。通俗來說,讓你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是自然趨勢,你必須做到能夠克制自己的惰性與隨心所欲,才能讓自己不斷地朝好的方向發展。

五、大腦運作依賴的是“涌現”和“鏈接”,每個腦細胞單拿出來會發現結構非常簡單,而且功能單一,并沒有記憶什么的功能,但是天量細胞連接在一起,就變得異常神奇而不可思議,開始涌現一些神奇而復雜的東西——記憶,創新,沖動。這種現象有點像沖馬桶水流有個小漩渦,水分子本身并沒有漩渦這個特點,只有大量的分子擠在一起才有。

人也依賴鏈接,鏈接越多,可能性就越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越多,會涌現出一些復雜的模式。比如一個人的微信朋友圈有二十個人幾乎什么都做不了,有兩百人可以做微商,有兩千人可以做代理。

如果一個人的社交媒體上有一百萬粉絲,那他本身就是個熱點,可以進化出無數玩法來。中國經濟大發展,背后也是史無前例的大基建在助力,鐵路、公路把城市都連起來,這也是鏈接,要想富,先修路,說的就是這事。中國引以為榮的移動互聯網,背后也是前些年運營商投資上萬億建的。有了網絡和鏈接,自然會涌現新事物。以公路、鐵路為標志的硬鏈接和以網絡為標志的軟鏈接的疊加,就是現在烈火烹油的電商。

六、提升大腦效率的方法在于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常用鏈接高速公路化,你可以一邊用筷子吃飯一邊侃大山,剛開始用筷子的老外就不行。你也可以不看鍵盤盲打輸入文字,因為你長期打字,大腦里已經不需要額外注意力就可以完成這種事,我們叫“高速公路化”。通過反復練習,那部分動作對應的神經細胞便能夠“硬鏈接”了。

提升大腦效率的另一個層面在于激活更多鏈接,學習新東西會讓人痛苦不堪,需要用意志力克服它。

社會實在是太大了,你覺得有很多競爭者,事實上又沒有競爭者,你唯一的競爭者就是你心里那個好逸惡勞的小孩。《權力的游戲》里的守夜人學士跟雪諾說,去做艱難的決定,殺掉你心里的那個孩子,變成大人(kill the boy, let the man born)。

這也是我這些年發現的一個普遍問題。可能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絕大部分人不肯承認自己資質平庸,其他各方面也很平庸。

這種認識錯位,直接導致絕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智商平庸還總想走捷徑。這個就很尷尬,因為這種情況就跟收入有限卻承擔巨額債務一樣,分分鐘面臨破產違約。

而且一個人不承認自己平庸,會直接導致浪費掉他身上一個最重要的資質:肯下笨功夫。

我以前不止一次說起過,我大學的時候加入過一個激進的“背單詞邪教”,那個“背單詞邪教”的教義就是“你認識每一個單詞,自然就能看懂任何一句話”。我當時對英語是半絕望的,死馬當成活馬醫,加入組織,瘋狂地背單詞,每個單詞抄幾十遍,后來我的英語也非常厲害,現在在跨國公司給國外員工培訓JAVA和數據庫的時候,可以用英語無障礙交流。

那件事對我影響巨大,很多事就是那個時候慢慢明白的,比如第一個問題,慢啟動。

其實想想也能發現,人想進步,最難的地方,就是隨時想放棄,為什么想放棄呢?因為看不到進展,不知道自己在進步。而人不管干什么正經事都有個慢啟動過程,也就是一開始沒什么效果,比如我已經持續寫下了一百多萬字,可是當我寫前一百萬字的時候,完全沒人理我,但是寫到第二個一百萬字的時候,人們就圍過來了。如果我的目標是“引起大家注意”,第一個一百萬字的時候早就放棄了。

而是想說“慢啟動”這事。要理解事物發展內在邏輯,要學會“不計后果”地去做某件事,不能成天等著回報,看不到回報就迅速懈怠了。人不斷向上突破,就是克服基因里固有缺陷的過程。

客觀地認識自己,就能更好地出發

人一生有三次妥協:第一次是意識到父母很普通;第二次是意識到自己也很普通;第三次是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原來也很普通。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這個看法不言而喻是正確的。

普通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屬性,跟你能做成什么事、做成多大的事情關系不大,除非你非要去做職業棋手或者當數學家,這類工作依賴天賦。如果你執意要選擇這些職業,沒有天賦實在難以完成。其他絕大部分領域,基本都可以通過老老實實的訓練達到很高的水平。如果自己一個領域都沒有達到較高的水平,真的需要反思下。

最差的一種策略,就是高估自己,高估孩子,反而忽略了那些本來能做好的事,結果一事無成。

我們應該把目標和過程分開。你眼前有一棟高樓,家里有“道具”的孩子可能坐電梯上去,蜘蛛俠則直接爬了上去。如果你老老實實爬樓梯,花點時間氣喘吁吁也能到樓頂,但是你非要選擇像蜘蛛俠一樣的操作,結果只能是悲劇。

承認自己普通吧,這沒有什么不好。當你承認自己普通的時候,才能夠選對正確的路。

文末,我總結下本文的核心思想:

一、積累總是第一位的,很多新的模式都是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解鎖,這個是復利的范疇。

二、積累的關鍵是每天都要做,而不是單次做多少。

三、如果想每天都能去做,最好的辦法是目標定低點,這樣每次開始的時候心理負擔能低點。

四、堅持每天做一件“低目標”的事會讓你達到很高的高度。

五、我們知道努力會讓生活變美好,如果能找到一個領域,自己在這個領域很舒適,在舒適區努力會讓你達到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資本主義的本質是關系,我們可以好好體會下這句話的內涵。

大佬們開掛的人生關鍵就是關系、廉價資金、內部信息這三元素在循環起作用,并且相互促進形成正反饋。

有點像你認識一個厲害的人,他能借給你錢,給你內部消息,讓你發財,你發了財又可以反哺他,把這個雙人關系擴展下,擴展成一個圈,你們就會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機會。

總之不要怕,想去做什么就去干,動起來,是跟僵尸、病毒斗爭的最好辦法,焦慮點也沒什么。再過一些年,大家就會發現現在真是動手的好時候,種下一棵樹,最好是三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