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關于知識的價值,也就在琢磨我們所謂的知識力和知識經濟。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管理好自己的知識刻不容緩,要是能夠發揮出它的價值那就更棒啦!
知識力,是最本質的競爭力,你也該來管管自己的知識?
第一, 為什么需要學習?
1, 生存必備;
以前我們對于無知的定義是不識字,而現在更多的其實就是不會學習。所以學習終究會成為我們的生存所必備的東西。就像我們說讀書究竟有沒有用,可是現在已經到了不能再討論學習究竟有沒有用,而是應該明白,我們需要的是多一點學習力,因為它成為了最基本的能力。
所以我們在學習的層面,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要打消這些錯誤的認識,然后更好的學習。
2, 發展秘訣;
學習的本質是為了更好,盡管可能我們的現狀都還好,但是究竟應該如何在這些現狀上面來找到更多的錦上添花的東西呢?究竟又該如何找到屬于我們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呢?
我舉一個例子,就像最近在行新推出的分答付費語音,這個是用提問的方式來為知識付費,如果你有收獲那么賣知識也能賺錢,當然也已經有很多人在這個上面成為了最早實踐的那一批人,而他們基本上享受了平臺的一些福利和規則內的東西,但是學習力不太好,反應慢的小伙伴可能壓根還沒有聽過呢!
3, 價值體現。
我們的價值究竟如何體現,一方面是自己能力的展現,但更多其實都是我們學習能力的展現,因為如果我們能夠快速的學習,那么我們也就能夠收獲更多的東西,也可以快速的體現自己的價值,無論是在哪個層面。
舉個例子吧,我在三月份的時候,系統的學習了一下時間管理,于是就有了對于時間管理方面的文章的寫作,也就有了三節微課,最近也發起了一頁紙時間管理訓練營,可能這就是我們不一樣的地方,這就是學習價值的體現,不僅可以快速學會,也可以馬上體現自己的價值,甚至是把價值兌換成為價格。
第二, 那五個關于知識管理的問題;
1, 學習知識,思考會不會學習?
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來學習,以前在和小伙伴們討論的時候我總是會把“跟人學,跟事學,跟網學,跟書學”這四點提出來,后來有些小伙伴建議說,這是常識呀,是學習的入門方法,但是你再回頭來問問你自己是否真正的行動了,你是否真的實踐了這幾招方法呢?沒有實踐就來否定,這樣的做法其實真的不太好。
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學習呢?其實讓我說的話,可能就只有兩點,一個是快速的行動,比如我們學習,讀書,或者寫作,那就馬上去做就好了,然后再拿出總結來加深印象就好,當然要是你懂復盤那就更好了。
所以會不會學習更多的是在我們有沒有行動?
2, 知識儲備,用時能找到嗎?
怎樣收集知識,怎樣更好的整理我們需要的素材,很多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簡單的看過就完了,而是能夠用好的分類把這些給梳理出來,并且一定是使用自己的方法和系統來進行梳理。
因此這個里面有一個對自己的挑戰,就是看我們有著怎樣的系統,有著怎樣的學習系統,我們該如何整理,當真正有了這個之后我們會輕松很多,然后只需要在這個框架之下填充自己的東西就好。
我舉個例子,向我們的系統微課和書籍的分享,其實背后都是有書單的,然后我們先有大的分類,然后在分類之下填充,這樣后面收集起來也就容易了很多。
3, 知識共享,讓人知道你知道;
這個是最好玩的,也是我們一直在堅守的分享,因為共享可以使得我們更加快速的達成自己的一些東西,并且這些東西能夠在很多地方起到交互的作用,比如我們群里的分享,如果只是簡單的分享,沒有整理的輸出,那么這塊其實我們能夠做的還遠遠不夠。
我舉個例子,我會參加一些社群,也會在一些群里聽分享,但是我比別人多做的一點就是我每次參加完活動都會做一份總結,然后基本上也就是因為這份總結使得我們可以在這塊找到更多的感覺,也就可以更好的成長起來。
知識共享的另一個大的作用其實就是要學會為自己貼上標簽,也就是讓別人知道我們自己是誰,讓別人真正的明白我們究竟應該怎樣來塑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拋開這個我們來看看自己的個人品牌,那么不妨問問自己,你對于自己的社交工具是否有所規劃呢?是否我們就真的是在這個規劃上行動了呢?因為這些規劃我們有沒有大的變化和收獲呢?
4, 知識使用,用知識帶來價值;
知識的價值在哪里,我們究竟應該怎樣使用知識為自己帶來價值,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感受,一個就是我們隨時隨地的分享,也算是社群里的共享,用這樣的方式來做好突破,從而在自己知識力層面不斷地加強。第二個是專門的分享,比如微課或者演講,這個一方面可以使得我們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一方面也能夠使得我們賺回知識本身的價格或者價值。第三個是高端的培訓,當然這塊可能收費會比較高,但是這也是我們的積累,也真正能夠使得我們在這些積累之上能夠打開更多好玩的東西,也使得我們可以在這里挖掘更大的價值。
這里其實也是一個更多輸出的端口,也是需要我們把自己收集的那些素材都拿來然后重新組合,整出新的東西。
5, 知識創新,用創新超越競爭。
我們所謂的創新,其實更多層面就是知識在創新,很多時候的改革和改變都是這樣的,也只是通過這樣的方法在更好的玩轉知識服務和知識產品。
很多時候一個小的點,可能就是無價的,也可能會帶給我們不可以想象的價值,甚至是造福人類的。
第三, 你的知識真的需要被管理嗎?
1, 收益在哪里?
我們想要什么?我們通過知識管理想要實現些什么?我們又該做點什么?當我們思考這些,當我們明白以終為始的時候,那么就到了我們要考慮收益的時候了,怎樣做才能夠真正的用價格的方式把它收回來。是做一場分享?還是開通微課,出個書,或者做做培訓。
這也讓我想到了最近吵得比較熱的斜杠青年,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做好這些呢?其實現在包括之后可能個人化的時代會來領,更多我們都會成為一個個體,也會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節點,而現在我們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把這些節點給連接起來,然后找到屬于這里的收益。
2, 價值體現了嗎?
知識最終的本質就是要塑造我們的學習能力和能力,而學習能力和能力背后其實是我們價值的體現,無論是成長也好,還是發展也罷,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來做才可以更好的體現自己的價值,究竟如何來做才能夠把自己的價值最大化,這或許是我們一生都在考慮的問題,也是我們一生要不斷考慮的問題。
關于知識管理,關于能力,關于價值,你又是如何來看待的呢?在每一次有機會學習的時候,不妨一起來把握好這些機會,好好的學習,專心的成長,然后成長為自己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