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瑞敏,很高興再次和大家相遇在漠子家PD故事會。
本周分享的第8張工具卡:糾正前先連接,這個工具卡的秘訣就是——通過確保愛的信息得以傳遞,建立親密和信任,而不是距離和敵意。工具卡里還列舉出了三句讓對方感受到愛的連接的經典話語“我愛你,答案是,不行。”“對我來說,你遠比分數重要。分數對你意味著什么呢?”“我愛你,相信我們可以找到相互尊重的解決辦法。”
確實如此,咱們中國有個成語“通情達理”充分地說明了這個道理——只有先通了情才能更好的達理,只有讓對方感覺好了,對方才可能做的好。
記得有次晚餐甜寶幫忙盛飯,小家伙把飯盛的滿滿的,扣著碗沿兒的大拇指差點浸到粥里。我看著就急了:“不要盛太滿了!看你指甲都浸到飯里了,臟死了!”甜寶回應:“怎么啦?!我就要這樣!我的飯我不嫌棄!”
過去的我估計就要發火了,因為我會覺得這小孩必須要教育!明明錯了,還不許我說啦?!還和我頂嘴?!而甜寶一定會像剛才的回應一樣憤怒的反駁我,一場母女戰爭不可避免。
但那天我沒有,雖然心里還有些小小的不舒服,有點生氣,就感覺心里像一顆小石子投放在池塘里似的泛起小小漣漪,但卻能來個暫停,讓自己從潛意識做主的沖動反應進入到意識做主的理性思考,我問自己“你有尊重孩子嗎?你說的話讓甜寶感受到愛了嗎?”
“當然沒有!”甜寶好心幫忙盛飯,她也不想做不好,或者說她并不覺得這是問題。而你呢?你不但沒肯定她的付出,反而責怪她做的不好。孩子當然要生氣啦。
想到這里,心里的火早已煙消云散,我看著甜寶,真誠地說:“寶貝,剛媽媽態度不對,不應該吵你。媽媽要謝謝你幫媽媽盛飯。剛才看到你盛那么多,媽媽就擔心你燙到手,你能再盛下一碗時少盛點兒嗎?再說指甲看著很干凈,其實指縫里藏有很多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細菌。”
“媽媽,我會小心些的,你看,我這樣端碗。”甜寶看我一眼,同時演示著把扣在碗里的大拇指移到碗外面。
“嗯,我家甜寶很貼心,主動幫媽媽做家務。并且媽媽一提出建議,我家寶貝就能及時改進自己的方法,這說明我家寶貝懂得謙虛使人進步的道理咯。”
一個改變,讓母女兩人的心更貼近了,孩子也跟著改變了。
我們常常說一個人是無法改變一個人。錯!我們可以改變一個人,改變一個人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我們的改變打開對方的心門,讓對方感覺好,感覺到被鼓勵、被認可、被接納、被尊重,讓他感覺到愛,他才可能真正的接納你,才愿意聽你的建議做出改變,以成為更好的那個他,和你心中匹配的那個他。
也就是咱們PD工具卡的糾正前先連接,在提建議前先和對方建立連接,讓對方感受到愛和接納。
因為孩子成長的邏輯是:“我愛,因為我被愛”,“我尊重,因為我被尊重”。
沒有被愛滋養過的心靈,是沒有能力愛自己、愛別人的;沒有被真正尊重過的孩子,是不可能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
我們期待孩子用什么方式和態度對待我們、對待這個世界,那我們自己就要先以這樣的態度和方式去對待孩子。
對待伴侶亦然。如果你一開口就是指責、抨擊甚至是蔑視,你傷害了他,又怎么能要求他溫柔待你呢?人最難的品質就是在自己感覺到受傷的時候,能夠選擇寬容而不是反傷害。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讓身旁的人變成魔鬼或是天使的能力,就看你用什么樣的行為方式去對待他。用威脅的方式,對方就用輕蔑的方式來反擊。用尊重禮貌的方式,對方就容易跟我們合作。
感覺好才能做的好。糾正前的連接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善意和愛,感覺好了,自然就愿意聽你的啦。
本周的分享就到這里了,下周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