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季

季,拆字解之:「禾」下有「子」。莊稼成熟,留種子以備來日撒種成穀。禾下有日,日象形為舌頭,舌上有穀,美味乃成,是為「香」。

《説文解字》記:少偁也。從子,從稚省,稚亦聲。古人以伯(孟)、仲、叔、季作兄弟排行,年紀最小的為「季」。如,鍾會,字士季。由字可知,鍾士季是書法家鍾繇的幼子。《儀禮·士冠禮》記,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又《明史·太祖本紀》記: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另,季為「弟」的代稱,如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起。」

季又作姓,如司馬遷《訓儉示康》記:季文子相三君。(季文子輔佐三位國君。見《左傳》襄公五年。季文子,魯國大夫季孫行父,曾輔佐宣、成、襄三公,以忠儉著稱,「文」是他的謚號。相,輔助。)又,春秋吳國公子季札,姬姓。後人或以囯為姓,曰吳;或以祖排行為姓,曰季。

又有春秋魯國季孫氏,莊公弟記友后裔也。自友以下,有子孫季孫行父、季孫宿等,世為大夫,執掌魯政,頗專擅,權極勢盛。另説,日本多複姓(或復氏),如坂井泉水、手嶌葵、熊木杏里。這與華夏族東渡有關。早在春秋,華夏就多複姓,如孔子學生衛國子貢,姓端木;虞囯大夫百里奚,姜姓百里氏;魏國鄴令西門豹,姓西門。秦滅六國,華夏東部諸國不少王室士大夫家族遠渡東瀛,也就把復姓(復氏)傳統遠播至東瀛。

從音韻上講,「季」字閩南語漳州腔讀作「kui21」,粵語?「gwai3」?,客家話梅縣腔讀作「gwi5 」,音韻接近。可見與「季」字今客家話、閩南語、粵語,與自上古漢語及中古漢語相較,讀音變化很小。

另説,今閩南語(河洛話)、粵語、客家話皆由中原華夏及周邊先民南遷帶來,如今仍較多保留上古漢語、中古漢語的語法、音韻。比如多倒裝句,如閩南人說「熱鬧」,多用「鬧熱」。用字習慣上延襲古漢語,如表示「看」,粵語、閩南語、客家話仍用「睇」。

書歸正文,「季」還表示一段時間,如「季節」;表示末了,如「明季」(明朝末年);表示物之幼嫩者,如《周禮·山虞》:凡服耜斬季材。

季字,從表示「禾下有子」,引申到其他諸多字意,可見華夏文化之淵博。今日國人當復興華夏,再現漢唐禮服四方,威加海內之氣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徵聖錄弁言 緬惟宣聖發皇,墳典神耀,顏卜潛伏,魯論精元。小子志焉,日月踰邁。使生漢室,必鹽鐵白虎之臣,欲際明...
    寶雲樓閱讀 844評論 0 0
  • 久違的晴天,家長會。 家長大會開好到教室時,離放學已經沒多少時間了。班主任說已經安排了三個家長分享經驗。 放學鈴聲...
    飄雪兒5閱讀 7,550評論 16 22
  • 今天感恩節哎,感謝一直在我身邊的親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離不棄。 中午開了第一次的黨會,身份的轉變要...
    迷月閃星情閱讀 10,602評論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劉凱書法閱讀 4,273評論 1 3
  • 沒事就多看看書,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沒事就多出去旅游,別因為沒錢而找借口,因為只要你省吃儉用,來...
    向陽之心閱讀 4,811評論 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