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別再說你們的愛無私
作為一個標準的90年出生的90后,我一直覺得自己生活很矛盾。
我大學畢業那年毅然決然選擇不給爸爸工作,自己找工作,從零做起,結果我得到的反饋和評價是我爸認為:從小到大,花那么多錢培養她,她還不幫我,培養她有什么用。
有一天和一個同事溝通:她是考了高中,上了大學,在外面工作的人。她的姐姐初中沒畢業了就不念了,嫁人了,為了生男孩,生了三個孩子。她的弟弟也就念了個不怎么樣的技校。她爸媽就和她說:以后你姐若是往家給我們一千塊錢,你就必須給兩千塊。她不理解,我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么,就問父母為什么呀?結果得到的答案是:誰讓我們從小到大在你身上花的錢最多呢?
真的,我聽到這個答案,立馬呵呵了。作為中國父母,從來都是歌頌多么無私,多么為孩子。但是家里三個孩子,難道是因為父母故意不給其他兩個上學,所有的錢都給我一個人上學的嗎?我反問了之后,得到的答案不是這樣的。而是姐姐本身念書不好,念到初中,雖然家里有那個經濟條件支持她念書,但她自己選擇不念,打工了,早早嫁人了。弟弟這邊是自己學習也跟不上,沒心思念書,也不想考什么大學,所以就托人找關系進了一個技校。
作為父母,看到的是你現在念書考上了大學,在外地發展了。沒看的是,高中那么難的數理化,是花了多少個夜晚在哪里拼搏,那么花季的年齡里,克制住了和同學比吃穿,各種誘惑,拼勁全力努力,卻沒有看到那些男孩子們每次都考年級班級前茅。多少次因為考試成績,被老師單獨留在辦公室復習。多少次以為自己學習到三更半夜就能追上別人。多少次被那些活潑開朗的同學孤立,不知道的以為是內向,只有自己知道那是深深的自卑。我以為上帝是公平的,沒給我令人羨慕的家庭條件和容貌,總歸能讓我有什么令別人羨慕的吧。事實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