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效能時間管理100天踐行#20170222(63/100)
#易效能時間管理100講分享#63講
今日主題分享:
如何和上學的子女愉快地玩耍?(親子時間管理系列談之一)
(作者:張興亮)
親子教育的問題是個很讓人困惑的問題。其實,我作為爸爸,總感覺對女兒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近五年來,我一直在忙著自己所謂的學業、工作。對于孩子的教育,總覺得有很多做得不夠的地方。就是作為我愛人,她作為媽媽,也很焦慮,希望女兒能夠全面發展起來。但是孩子的教育一個人是很難造就的,最好是家里人一起,特別是父母的合作。這樣孩子才能獲得更健全的教育。
在時間管理踐行群中,女同胞參與人數似乎比男同胞更多。這些女同胞大多有事業、家庭和孩子,她們非常渴望擺脫忙碌,過上時間自由的生活。她們作為母親,在家庭中子女教育者的角色。親子教育是她們共同的話題。我雖然是男性,但也是父親,我也非常關注親子教育。因為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從事教育行業。我對親子教育也是情有獨鐘,希望大家我們一起來多探討這個問題。小孩的教育本身,也是對我們大人成長的一種幫助。小孩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對我們的一種恩賜,是來拯救大人的。一定程度講,是孩子成就了我們大人,讓我們的生命過得更精彩。
我一直擔心女兒的作業拖延癥,但這次似乎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父母適當的引導,她是可以克服心理障礙,積極完成作業的。最近兩天,女兒沒有像以前那樣晚睡晚起。以往晚睡都是因為作業的拖沓造成的。孩子的效能低下,其實這背后,與父母的作息習慣也是有密切關系的。因為我和她媽做到了早睡早起,孩子也開始調整自己的作息習慣,中午也開始午睡了。這是讓我非常吃驚的,一直以來的心結似乎可以解開了。
親子教育很大程度受制于現有教育體制,親子教育似乎成了學校教育無奈的注腳,抑或偶爾的調節劑。一位好朋友也談起了他兒子的境況,經常因為作業多而完不成。作為家長的他,竟然不好對兒子的老師提出建議。因為自己也是教師,布置作業是教師訓練學生的基本方法。但問題如何作業降下來,卻一直似乎是教師和家長難以了卻的結。現在很多紙質作業有些是低層次重復,沒有創造性和啟發性,浪費了學生寶貴的時間。這也讓親子之間沒有深入交流的機會,也讓親子雙方都陷入了惶恐和焦慮。我們的教育還要沿著既定而又危險的軌道,向前滑行多久?
親子教育、學校教育等形式,是全社會教育的組成部分,各有其作用。如何在新的時代條件解決親子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困境?如果系統性重構教育的版圖,讓人類持續活在幸福的愿景中?互聯網時代能不能為這個問題提供一個較好的方案?互聯網時代為教育時間的重構帶來了哪些機遇?這是我既作為家長,也作為教師經常思考的問題。在臺灣,開始有一些有識之士主張在家里讓孩子自主學習,讓“玩索而有得”成為教育的本身,擺脫現有教育體制對人的創造性的吞噬。關于這個問題的探究,是我未來幾年準備著力關注。在父母工作繁忙的情況下,我不主張完全子女脫離學校,但家長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參與孩子時間管理的重塑,從而讓自己的人生樂趣有更多探求的可能。孩子是在父母的影子中長大的。父母自己是一切問題的根源,父母可以不優秀,但千萬不要混亂不堪。
張興亮的心靈標簽:
? ? 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誰都不想在忙亂中失去生命的意義。因此人人都需要時間管理。時間管理隱藏著命運的密碼。國人大多很忙很累,當代中國需要開啟一場時間管理文化運動。
#易效能時間管理100天目標#
1、每天早起5:00
2、每天慢跑5公里
3、踐行易效能系統,高效能,慢生活
溫馨提醒:
若您想更多了解時間管理課程,請點擊如下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