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翹班了,翹班之后一直在發呆發呆發呆,只是換了個地方發呆而已,我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翹班,只是看到大家翹班了,那我也翹班吧,但是,別人翹班,為什么我也要翹班呢?想了好久也不懂自己是何心理。從什么時候開始,會順從別人的安排,明明心里明白人和人的境況不一樣,同樣的行為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可是還是會一頭扎進別人的安排里,這種病態的思想,隨著我愈發懶惰的身體越來越根深蒂固。
傍晚在房里怎么也待不下去,覺得心里放了個小火爐,一呼一吸之間,帶動著小火爐燒啊燒啊,燒的我口干舌燥,燒的我迫切的需要去到外界吹吹風。嗯,最終我還是沒有動一動,這個懶惰的身體我好像已經控制不了了。想要去有兩排綠柳的地方走一走,然后再去河邊吹吹風,最后再去馬路牙上坐一坐,看看人來人往,車來車往,這個熱鬧的世界啊,依然在繼續的熱鬧著,可是啊,我已不是當初的我。
鞭炮聲又在窗外嘭咚作響,聽在我的耳里,像極了兩個人的吵架,你來我往間,全是生活的不幸和無奈。王院說就把它當成過年的鞭炮聲吧,可是就算是帶上過年的大背景,我還是不喜歡那突如其來的響聲,因為啊,那樣大的聲音,感覺離我的心好遠好遠。
歡樂頌里演到,關雎爾遇到了讓她愿意跨出那一步的男孩,小蚯蚓拒絕了小應的好友請求,看吧,分分合合,每時每刻都在同時發生,你喜我悲,稀松平常。小蚯蚓在地鐵上哭的那么傷心,小應看的目瞪口呆,在他看來,也只是戀人做不了,還能做個朋友吧,卻不知道,全身心投入后的小蚯蚓,只接受陌生人這個角色,不適合不定時的出現,來提醒她當初的傻氣和不顧一切。
最近在看蔣方舟的《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書中有很多的人性剖析和解讀,嗯,我也不曾歷經滄桑,但是推己及人,推人及己,竟然思考的也有些神情飄忽。學會更好的和自己相處,怕就怕我這種半瓶子響叮當,四面八方搜集來的觀點想法都涌來,塞滿七竅,其實想通透任何一個,也許都不是現在的樣子。
想養花,想養魚,想要靜悄悄的去照顧,然后看著它靜悄悄的一點點長大。每天面對的人,每天干的活,每天看的書,真的很影響一個人的思緒和想法呀。?明天過六一,要給自己買一顆棒棒糖,五月要離開了,讓我也俗氣的說一句:六月呀,讓我活力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