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相信宿命,但是一切又冥冥注定,就這樣一步步相遇和選擇。
1. 讀書--閱讀啟蒙
回憶起讀書和寫日記習慣的養成,非常感謝爺爺,他算是我的啟蒙老師。爺爺是一個要強的老頭兒,喜歡看書,家里的書特別多,雖然不是什么文學巨作,卻也打開了我對于書的熱愛。就是在爺爺那里,我讀到了《三國演義》、《西游記》、《岳飛傳》、《十月》期刊等等。那個時候因為看完書都要還給爺爺,開始學著摘抄,把好的句子都抄到本本上,自己還要背下來,用到自己的日記和作文里。到如今,發現童年的那段時光是最快樂和純粹的,認真的讀一本書,沒有雜念,不像現在怎么都很難靜心下來。
2. 來京--夢想起點
大學畢業的時候,有很多的機會,我可以選擇去一個學校當個輔導員,也可以回老家找個安穩的工作,為了夢想,選擇了北京。在北京的這十幾年,住過地下室也住過很遠很遠得城中村,每天黑蒙蒙的走黑蒙蒙的回,加班加到深夜,末班車都沒有了,舍不得打車,愣是自己走了一個多小時,迷路,往返的摸回去了。現在慢慢一切都好起來,愈加發現北京之美,走出那個小山村,走出那個小城鎮,體驗大都市的美好,這里是信息、資源、人才聚集的地方,在這里發現了太多的可能,生命因為不確定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3. 辭職-追尋內心
一路跌跌撞撞,從小白到了世界五百強,很穩定,但不夠開心,每天拿著不菲的工資,做著并不夠熱愛的工作,生命之花,感覺在枯萎而不是在綻放。早上不情愿的爬起來,懶散的走進辦公室,然后坐在那里機械的完成工作。突然,有一天,決定再也不要這樣混日子了。人只有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才可能真正的幸福,所以開始專注全力的進入知識教育領域,開始打造自己的社群,開始創建公眾號,開始認真的寫作,認真的讀書,希望用三年的時間,重塑一個自我,一個真正的自我。
我知道,前半生已經為了生計和他人活了很久,下半生我想要的是讓自己燃燒起來,生命短暫,不可辜負。
就這樣恰恰好,一切都是最美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