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羽閱讀工作室三年級閱讀寫作班第1次教學手跡
文:蘇悠
在長沙2016的秋天進入第一個涼爽天的時節,我們迎來了青園教學點三年級班的第二次課。
孩子們一如既往的嘰嘰喳喳、朝氣蓬勃,給這個剛剛降溫的秋日升了不少溫呢。
經過10分鐘的紀律整頓后,大家跳躍的心也都沉淀下來,我們由今天的天氣為切入點,聊聊各自的感受。
長沙剛剛經歷立秋之初的炎熱,轉至今日的涼爽,更讓人切實感覺到了“秋高氣爽”。在我的課堂,我會隨時隨地關注孩子的感受,也會有意培養孩子善于去發現和捕捉自己的感受。因為,寫文章太需要“有感而發”了。
一向被我們認為內斂的壯壯是第一個發言的:“天高云淡。”
米奇迫不及待在后面補一句:“讓人一看就覺得舒服起來。”
又有一個聲音說:”“還有,秋天會有紅色的樹葉飄下來,是楓葉。”
沉穩的想想:“秋天還是收獲的季節,有很多的水果吃。”
蘋果不緊不慢地說:“秋天是一位愛美的小姑娘。”
殷睿被點名發言:“秋天是一幅美麗的畫。”
想想: “秋天像一位模特。”
壯壯:“秋天還像一位老爺爺,總給我們準備很多好吃的。”
米奇又趕緊補充:“那秋天就是一輛裝滿水果的大卡車。”
這就是我們每次創作前的頭腦風暴,我經常跟孩子們說:“這就相當于是在超市買菜,菜買好回家,待會要做什么菜,只管按需所取就好。”
(這也是我一直建議家長們在給孩子選擇閱讀寫作班時,上小班就好的原因之一,一對一人少思維有局限性,大班人多老師會關注、指導不到位。)
接下來,我給孩子們講了關于文章結構的其中一種——“總—分—總”的寫法方法,以及在運用這種手法寫作時,需要做到“首尾呼應”。
米奇的反應很快,馬上就從字面上來了解釋:“就是開頭要用總結的話來寫,中間要分別寫,最后又要總結。”
“是的,大致意思就如米奇所說。總分總的結構模式是步入三年級的孩子經常要用到的,也是最常用的寫景構架模式之一。運用到文章中去,就是我們在寫文章一開頭時,就要緊扣標題,對自己將要寫的事物有一個總體性的評價。比方說寫‘美麗的秋天’,那么,接下來第二個部分,我們就要從秋天不同角度的美進行描寫。最后一個部分,需要跟文章一開頭相呼應,更要點題、扣題。”
接下來我們又以“秋天的美”為例,討論了如何利用這種結構模式進行文章的構思、布局。
由淺入深,深入淺出,看著一雙雙若有所思的眼睛、一個個頻頻點頭的小腦瓜,我想大家對這個模式應該已經掌握了。
接下來就是創作時間啦,別看大伙兒第一堂課發言一個個都跟機關槍一樣得猛烈,一旦進入創作環節,認真的小模樣,那可是專注得很吶!
我在殷睿的文章里看到了這樣的句子:“秋天把我們的生活刷上了顏色,將紅色給了楓樹,將黃色給了田野,將紅色給了玫瑰。炎熱的夏天被涼爽的秋風蓋住了。”
米奇:“秋天啊秋天,您知道嗎?你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我們要怎么謝謝您呀?”
蘋果:“粒粒皆辛苦。所以我們以后要將米粒吃干凈,要不然農民伯伯種的米粒就被我們給浪費掉了。”“我覺得秋天是非常好接觸大自然的季節,因為它比夏天要涼快,比冬天要暖和,所以老師為什么會舉行秋游而不是冬游或夏游呢?這就是理由吧!”
想想:“天藍藍的,云淡淡的,讓人覺得很舒服,不會下雨,也不會有霧霾。”
壯壯:“是誰使秋天這樣美麗?是火紅的楓葉,是成熟的果子,是壯觀的景物,才使秋天如此美麗。”
速度最快的,提前20分鐘完成了作品喲!自己讀一讀,修一修,改一改,上個廁所,吃個晚餐前的茶點,回頭我再稍作指導。這堂課的節奏把握得相當好,2小時之內,所有孩子的作品全部完成,從導入、發酵、素材整理、布局、創作、修改,每個環節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接下來的課程,我也會將閱讀納入課堂的常規項。作為一名教齡近10年的小學生習作指導老師,我深知閱讀與寫作就如同孿生姐妹,甚至是雞和蛋的關系,密不可分。基石打牢,方可建偉業!
秋生萬象,一萬個孩子眼里會有一萬個不同的秋天,愿孩子們都有一雙具有魔法的手,繪出自己獨特的色彩,在屬于自己的秋天里收獲碩果累累!
小羽閱讀工作室青園教學點現開設的班級有:
周一下午: 16:30——18:30 二年級閱讀寫作班
周二下午: 16:30——18:30 三年級閱讀寫作班
周三下午: 16:30——18:30 四年級閱讀寫作班
周四下午: 16:30——18:30 五年級閱讀寫作班
上課地點:迎新路迎新佳苑2棟4樓
小羽閱讀工作室華銀園教學點開設的班級有:
周五晚 18:30——20:00 五年級閱讀寫作班
周六: 9:00——12:00 二年級閱讀寫作1班
9:00——10:30 一年級閱讀寫作班
10:30——12:00 幼小銜接1班
14:30——16:00 教育戲劇天使1班
14:30——17:30 三年級閱讀寫作班
周日: 9:00——10:30 幼小銜接2班
10:30——12:00 教育戲劇天使2班
14:30——17:30 二年級閱讀寫作2班
18:30——20:00 四年級閱讀寫作班
上課地點:雨花亭華銀園4棟2樓
請這樣聯系我們:
13574143866(蘇老師)
15874884249(曾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