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一個文件《山東省某廳幼兒園教師招考面試不合理》,這是參加考試的筆試第一名、面試11名的同學寫的。一共招聘3個名額,1比5進面試,她最終沒有被錄取。這個招考中,面試100分, 技能占40分,說課占60分。
剛看到的時候,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還以為真有什么內幕呢。思考了幾分鐘,我覺得這個學生的行為很魯莽,下面我根據她信的內容分析一下。
文件的部分內容如下:
筆試我是第一,拉第四名15.1分,這個差距已經很大了。
我是11號考生,面試中沒有重大失誤,14個人竟然拉了45分,太不可思議了,很明顯最后入圍的是面試前三,筆試前三考的再高也沒用,我覺得很不科學,也失公平,省里為了給每一個考生創造公平的考試平臺,才進行了全省統考,結果面試還是······
某廳幼兒園顯然不公平,我覺得我也許確實沒人家面試表現好,但也不至于差那么多,再說筆試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成績,確確實實也是苦學,又經統考考出來的,所以懇請領導監督審核,給我一個合理的回復,謝謝!…….
以上摘自文件。
為什么我覺得她不該鬧?
先說說省廳的這些幼兒園,就和選美一樣,要承擔各種文藝演出項目。筆試強的,并不是它要的。學學前教育的,兩級分化很嚴重,有的很漂亮,和藝術生差不多,從小就苦練才藝。有的就很一般,沒有什么才藝,長相也很不出眾。
如果就是要筆試前三名的學生,就不會1:5進面試了,為的就是選撥出來更合適的人。面試中的技能主要是鋼琴、舞蹈、簡筆畫、聲樂,自己安排時間,在20分鐘內展示完。我想那些從小學才藝的,真的有練家子的,幼兒園這種考試逆襲的情況很多。
“我覺得我也許確實沒人家面試表現好,但也不至于差那么多,再說筆試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成績,確確實實也是苦學,又經統考考出來的?!?/b>看她說的這句話,她說筆試是努力的結果,她沒有說自己面試多努力,忽略了別人為面試所進行的努力。
我師姐當年考省實驗幼兒園,筆試第三,要五個,她花了大錢,找人輔導才藝。面試后,總評第一進的。我還了解到考幼兒園,進了面試,但是筆試成績不高的,有的花大錢調教才藝,花一萬多報說課班。
我覺得她筆試第一名,高那么多,輕敵了,你看她說的話,比第四名高15分。我看筆試成績,前三名差距不大,如果二三名考試,被錄取了呢。就算后面的進了,也不能說明人家招考有問題,除非后幾名親自說自己是走后門了,被她抓住證據了。
我覺得遇到一些情況要客觀分析一下,比如某市今年考試,筆試好像泄題了。主要因為綜合類崗位,分數不大對勁,高分(85到88)扎堆在一個崗位了,其他崗位得分正常。
如果教育類考到這個分數還不驚訝,綜合類太不正常。教育類考試包括30分公共基礎知識,不好準備,70分教育基礎知識卻很好準備,而且都是選擇題。
綜合類30分寫作,70分選擇,全部是公共基礎知識,法律、經濟、管理、人文、時政無所不包,選擇還有單選,多選,不定項選,要拿到70分都難,實際上往年能考到60分,就很不錯了。
即使情況有一點反常,也沒有證據說就是泄題了,也查不出來。只要不是大范圍的,沒人管的。不過,也很難說,說不定就是自己考出來的。比如河口去年行測還有考滿分的呢,一切皆有可能。
我表姐當年考我們市公務員,筆試和面試都是第一名,而她只復習了兩個星期,還是在我們學校,我給她買的參考書,陪著她復習的??荚嚻陂g,也是我陪著。下了考場,就躲在賓館,和我一起看電視劇。
這沒有辦法,她沒復習的時候,做往年行測真題,70分以上沒問題。她這種學霸也是有的,高中數學發揮失???40,正常148。
面試的話,我表姐更沒問題,當年她是川大,辯論隊隊長,還多次獲演講比賽大獎。她高中就入黨了,所以我經常調侃她就是吃這碗飯的。
所以我覺得她(寫這封信的考生)要做的應該是分析自己的不足,好好準備,在接下來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她這樣沒有實質證據,告不下來,而且鬧的越大,對她越不好,她以后就別想進編制了。
我們的那些錯誤歸因
我們人有時候真的很奇怪的,以前我們動機心理學,學歸因理論,人們總是把自己的好成績歸因于努力,別人的好成績歸因于幸運,走后門。
當自己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或期望時,就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只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沒有看到別人其實比你有天賦,還比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