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會意識到自己的時間需要管理?一個不求上進、不思進取的人他會意識到自己的時間需要管理嗎?不會的!
我是在大三的時候意識到我的時間需要管理的,也可以說大三之前我就是那個不求上進、不思進取的人,所以說當你意識到你的時間需要管理時,恭喜你,說明你正在做一件對你來說有挑戰性的事,完成這件事將有助于你的成長。
大三之前的自己并沒有對自己有太多的要求,只求每天有事做、不虛度光陰即可,至于做事情的效率、事情的結果并不看重。
但到了大三,臨近畢業,內心有一種恐慌和焦慮感,還有哪些該考的證書還沒有考?還有哪些職場需要的技能沒有掌握?哪些需要看的書籍還沒有看?你想擁有的一技之長學會了嗎?網上訂閱的課程還有多少沒看?
一些列問題使我產生了深深的焦慮之中,恐慌的根源是知識焦慮。于是,我開始尋找市場上盡可能多的關于“時間管理”的書本,并且領會大咖們的時間管理心得,并踐行。
我首先踐行的是列表法,將每天要完成的事列在紙上,每完成一件事就將任務后面畫上一個對號。但這個方法沒能踐行多久,因為每天任務列的太多導致很難完成,也容易被其他一些事件分散注意力,當連續兩三天列表都沒有完成時,我的自信心就崩潰掉了,認為這個方法不可行。
后來我將列表法做了一個升級版,即將任務從按天計算到按周、月、年算。首先列一個本年需要完成的任務,然后把任務分到每個月,在把月的任務分到每周,這樣只要把本周末把本周的任務完成即可,這樣就不用苛求每天的時間安排。
剛開始這確實起到效果,感覺自己頓時每天輕松了許多,任務完成的也不錯,但新的問題又來了,由于對新知識的焦慮,在清單還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又急著去看新接觸的內容導致清單任務完不成。心理又產生挫敗感。
下面與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時間管理書籍的主要內容
《每天最重要的兩個小時》,這本書的主要觀點是對自己注意力的管理,根據自己大腦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選擇不同的任務,沉浸兩個小時,主動放松,繼續沉浸下一個兩小時。
《快節奏,慢生活》,這本書我踐行的方式分別是觀察自己每天每個時間段的注意力程度,以此選擇任務,回想自己學習被打斷的事件和心理因素并針對這個問題想出對應的解決方法。
《暗時間》我踐行的方式是把自己的突然間產生的事情記錄下來,目的是減輕大腦負擔?!蹲钪匾氖轮挥幸患粉`行的方式是在自己每天意志力最強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情,對任何分散注意力的事說“不”。
我還學習了GTD工作法、番茄工作法、精力管理法等等。但是,但是,但是,我的時間管理還是一塌糊涂,究其原因,我認為是我雖然知道了很多方法,但沒有持續的踐行。
為什么我沒有持續踐行下去?是我的意志力不強嗎?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對知識的焦慮,給自己分配的任務太多導致我沒有辦法靜下心來一點點實現我的小目標。因此,我開始學習怎樣對知識進行管理,并踐行。
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使用,使我們在這個社會中對事物保持清醒的認知,某些專業的技能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甚至是賴以謀生的工具。因此,我將我的知識分為3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專業技能知識,這方面包括計算機軟件的使用、理財知識、籃球、英語等一些列需要靠操作實踐才能掌握的知識。
第二方面知識包括與人打交道的知識,比如談判、演講、辯論等有關需要智慧語言解決的問題。如果說第一方面屬于硬知識,第二方面屬于軟知識。
第三方面是介于兩者之間的知識,比如營銷、管理、戰略能力還包括經濟學思維、專業知識等能力。
分析完知識的分類,我來分析一下對應的知識應該怎么學習。
第一方面能力的提高,刻意練習即可,首先付諸于實踐,練習每一個細節,走出舒適區,重復不斷的練習,再付諸于實踐,不斷循環,并向這方面的牛人請教,學習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忍受住枯燥。
對于第二方面的知識,學會知識的遷移,當你學會一種方式后,你要思考其他方面其他方式怎樣呈現出來。尋找事物的內在規律并能應用到其他領域中,學完要應用在生活中,尚若還不需要使用,就將其儲存到有道云筆記中,需要時進行查找。
第三類知識發現其底層邏輯,尋找其本質,并將生活中面到的事情當做案例進行實踐。
對知識進行管理首先要清楚獲取知識的來源,比如在看書時在某頁看到一段有啟發性的話,就可以將其記錄在有道云筆記中,想起時檢索一下,就可以省去大部分找尋的時間。同理,微信等其他信息平臺都可采取這種方法。
以上是我在時間管理和知識管理上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