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剽悍一只貓
前段時間我開了一堂新媒體寫作與運營的微課,定價99元,近120人報名。
前一天晚上發廣告,第二天晚上開講。除去開支,剩下一萬多點。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炫耀(事實上,互聯網時代,在很多大牛面前,這個壓根就不算啥),而是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方法論,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1
內容
有人可能會問,你上課的內容都是怎么來的?看書,還是聽課,還是?我告訴你吧,我看了很多公眾號,好的與不好的我都會去看,我會去分析他們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還有,我自己就是做公眾號的,一路上磕磕碰碰,肯定會有很多經驗教訓。
2
目的
你為啥要開課呀?第一,為了錢,沒錢的話,我動力不足。第二,分享,有很多公眾號運營的小白們一直在問我這方面的問題,我覺得我應該總結點東西,讓他們能夠少走彎路。
3
測試
我并不是自己總結好了立馬就開課,而是通過在朋友圈,微信群發“小廣告”,告訴大家我有公眾號經營的技巧,給我發任意金額的紅包,我就給他們一對一把脈講解。(要紅包的原因:通過金錢篩選誠意,避免負擔過重)
前后有二十多位朋友找到我,我挨個為他們進行了講解,就這樣,我的課程內容得到了檢測和豐富。
4
收費
收費99元,不高,但也不低。收了錢,聽課的人會認真對待,講課的人也會更加上心。除非特殊情況,我現在已經不會去聽免費的分享了,因為我不能確定這種免費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對得起我的時間。
大街上有人拉你,讓你去一個地方,給你免費的東西,你敢去嗎?
因此,如果你確信自己的價值,一定要敢于收費!
5
品牌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提到過,四個月前,我給別人免費做分享,只有一個號請了我,而現在,我忙不過來。
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付費聽我的課,其實這與個人品牌有關。
猶記得去年我花錢請教一個有名的演講老師,對方把他的PPT都截圖發給我了。他很坦率地跟我講,不怕別人拿到他的PPT,因為,同樣的東西,不同的人去講,哪怕精彩程度相當,有名的那個人肯定有人請,收費也肯定高,而沒名氣的人,可能根本就無人問津。
這個世界就是這么現實,想要脫穎而出,個人品牌真的很重要。
6
整合
我個人能力和精力有限,只能保證做好內容和推廣,其他的一概不管。
比如,我不會做ppt,我不擅長管理,我不懂統計(excel都不會用),我講的課會有疏漏,不一定適合某些人。
ok,這些都不是問題,外包出去啊!
PPT,收費,加人,群管理,學員情況統計,全部是張一白童鞋在幫我干。
為了豐富課程內容,讓同學們有更多的啟發,我請了弗蘭克,讓他幫我講一堂課。(畢竟人家是在插坐學院講過課的,作為外企項目經理,思維比我縝密多啦)
我非常贊同長板理論,即一個人一定要在某一方面特別牛,其他方面沒必要做到特別優秀,互聯網時代,你完全可以通過資源整合,互利共贏來彌補你的不足。
精專的人,比看起來什么都會的人,要靠譜得多。
7
致學員
感謝你們在我第一次開課時就報了名。我這次廈門-深圳-廣州之行的花費,全仰仗諸位的支持。
其實,公眾號運營的秘訣就倆字:文章+機遇。
文章的話,給大家三個關鍵字:希(稀)拉里。
第一個字:稀,定位稀有,獨一無二。如果同質化平臺太多,你再要擠進去,就有點難了,你得思考自己的獨特價值。
第二個字:拉,你寫的東西能夠拉住讀者,什么意思呢?你不是為自己而寫,而是為讀者寫,每次寫之前和之后,要問問自己,內容對讀者而言有什么好處?
第三個字:里,千里馬的里,你文采好,但是如果不堅持寫,你很可能是曇花一現。我們不要去做什么十里馬,百里馬,而要做跑得夠久的千里馬!
機遇的話,文章可以發在很多平臺上,爭取讓更多的人看到,也許有一天,突然就火了。當然,這個只能等,急不得。
還記得我昨天發在公眾號上那篇文章的標題嗎?我把它改了一下:
你要學會狠狠耕耘,經常展示自己,然后機會自會找到你。
一堆碎碎念,希望對你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