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實驗證明,一個人要向外界傳達完整的信息,單純的語言成分只占7%,聲調占38%,另外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語言的肢體語言來傳達,而且因為肢體語言通常是一個人下意識的舉動,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騙性。
比如:你和對方正在交談,你口吐蓮花說得帶勁兒,對方的身體忽然向后傾仰,這是為什么呢?
再比如:你與面試者面談,A 彬彬有禮的坐在你的對面,雙目正視前方,期間你們目光接觸,談論問題也能點頭致意。B 慵懶的靠在椅背里,不時轉化各種坐姿,一會兒抖腿,一會兒抱臂。這時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在日常工作的中,你有留意這些肢體語言嗎?還是你從來都沒有在意過!
懂得傾聽是管理者的優(yōu)秀品質,傾聽的范圍包括說出來的話以及沒有說出來的部分,在沒有說出來的部分中,肢體語言就是非常重要的成分,通過觀察行為,解讀肢體語言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更多的了解員工。
以下是我們在員工溝通中特別需要注意的肢體語言:
1、? ? ? ? 目光接觸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的千變萬化反映了員工復雜的心里變化。
(1)如果你是管理者,在和員工的交談中,員工的視線始終集中在你的面部,這說明員工很尊重也很信任你,對所談的問題也十分重視,這樣的員工友善誠懇,對談話內容充滿期待。
(2)如果在交談中,員工的目光漂移閃爍,很少迎著你的目光并鎖定,說明員工對現(xiàn)在談論的這個話題不感興趣,或者對你的觀點不贊成。這時你可能需要停一停,傾聽對方對此的意見,以找到更加有效的溝通方式。
(3)如果員工在面對面溝通中基本上不抬眼看你,并不時伴有小動作,說明員工沒心思和你聊,你現(xiàn)在基本上就是雞同鴨講。這會兒他的思緒不定在哪兒飄著呢,如果你拉不回他的思緒,那么結束談話才是最適合的,千萬別再浪費時間。
從眼神中可以判斷很多東西,坦然的直視,躲閃的心虛,側目時的輕佻,興奮時的瞳孔擴大,種種復雜的思想和愿望除了語言還有更豐富的眼神可以表達。
2、? ? ? 面部表情
(1)皺眉或其他不開心的表情傳遞的可能是員工正處于心煩意亂的狀態(tài),可能是因為工作或者家庭出現(xiàn)了狀況,他需要傾訴和理解,糟糕的心情使員工無法和你同頻討論重要事件,如果談論原則上的事情,很可能達不到預期。
(2)抿嘴是經(jīng)典的模棱兩可的動作,千萬不要簡單的認為談話順利,就可以該忙啥忙啥了,這時的員工即便答應了,也要小心在執(zhí)行層面上的大打折扣。
(3)拉耳朵,“真想結束這番談話”是這個動作的潛臺詞。對方已經(jīng)不耐煩,心理特別想打斷你的這個話題,但又不得不聽下去。
(4)邊說話邊摸鼻子或揉眼睛,“你說的當真嗎?”或“我不同意”之類,是疑惑或否定的意思。如果想讓談話有互動,這時你就要請對方更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3、? ? ? ? 坐姿和手勢
(1)談話中抖腿或蹺二郎腿,抖腳是由于精神不安與緊張,說明員工心中一直期待著某種東西,當期待不滿足,這種動作就會持續(xù)不斷。而如果頻繁的交換蹺二郎腿,則說明對方內心已經(jīng)煩躁不安了。
(2)手交叉置于胸前,一種典型的防護姿勢,因為兩手在胸前等于是筑了一道籬笆,等于表達一種拒絕或否決的情緒。這種動作給人的印象既不自信又不友善。
(3)手勢是員工在交談中無意識的一些動作,其中潛藏著一些重要的信息。管理者可以結合當時的語境思考手勢背后的原因,了解員工真實想法。
每個人都有自我安慰區(qū),女性的自我安慰區(qū)是心口,男性的自我安慰區(qū)是脖子。面試中,候選人如果對面試官說;“我去年獨立完成800K訂單,前年能完成600K,在公司業(yè)績還算不錯?!迸c此同時,他用手摸摸脖子(或者摸鼻子、抓癢)這就說明他的談話內容很有可能有水分。這時,作為驗證你可以讓候選人用倒敘的方式,依次把訂單的詳情介紹給你,在這個過程中可辨真?zhèn)巍?/p>
4、社交距離
(1)親密距離是指兩人之間的距離小于45厘米,這一般是親人、愛人之間的距離;如果兩人的空間距離在46-120厘米,即伸手可以握到對方的手,但不易接觸到對方身體,這個距離適合討論個人問題,朋友之間的交談多采用這一距離;如果在120- 360厘米的范圍內,那就是典型的社交距離了,一般工作場合多使用這個距離;360厘米以上是公共距離,一般用于商務活動或者公眾演講。
(2)兩個人說話時,其中一方身體忽然向后仰,這就說明他不同意你的觀點,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敷衍。身體的距離代表心理的距離,身體離得越遠,兩個人的心理距離也就越遠。
肢體語言是我們原始祖先最早使用的交流方式,隨著人際交往的發(fā)展,又有了表達特定意思的口語和記錄事件的書面語言。和員工談話,將肢體語言和口語相結合,正所謂“觀其行而知其心”通過對肢體語言的解讀,管理者對員工的真實想法就會有一個更加準確的認識,更有助于管理者的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