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打卡(241)軍功路艱離家遙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思鄉(xiāng)之淚沾濕雙袖難擦干。

在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和筆.,只有托你捎個口信,給家人報平安。

【背景】本詩于天寶八載(公元749年)詩人去安西(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車縣)上任途中所作。這是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此時詩人34歲,前半生功名不如意,無奈之下,出塞任職。

【評】

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中寫道,“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這不僅是岑參,也是當時許多人的理想,是大唐崇尚軍功的社會風氣。

大丈夫當如此也!

然而,作為他們的家庭呢?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當然,“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岑參、楊炯們呢?

他們是否也是迫于無奈的選擇呢?

他們是否也會有后悔呢?

當時的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

在通訊、交通都極不方便的唐代,對一個久居內(nèi)地的讀書人來說,要離家數(shù)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豈有不想家的道理?

老婆兒子熱坑頭,雖然沒有出息,但也是可以想想的。

尤其是在這“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的風沙肆虐之地,沒有綠色,不見親友。豪情固在,思念雋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