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來說,成長這兩個字變得更有分量起來。絕不是什么45°仰望天空的悲傷,而是“切膚之痛”。
一種從夢境中徹底醒來的酸痛,一種理想與現實難以對接的刺痛。碌碌無為的四年,畢業這兩個字的分量更是沉重。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現實的低迷很容易讓我回想過去,比如高考后放榜的日子。那時候,我有一個閨蜜,真正的閨蜜。她的成績一直較好一些,雖然也妄想著高考時一飛沖天,考出個出其不意的好成績。但最終也只能說是發揮了正常水平,無驚無喜。在平平淡淡的一起吃個“放榜飯”后,我們都開始研究起了填報志愿的事。高考過才知道,分數卡在那里,談什么夢想呢?交50塊錢,從學校領一本《廣東考生報志愿指南》,對著往年分數線和排名,研究研究能報什么學校和專業。
報志愿指南猶如磚頭一樣厚實,天藍色的封面,毫無設計感可言。北大、清華、職校、技校都糅合在一起,不分貴賤。透著廉價的印刷味兒,翻起來嘩啦啦的聲音讓人聽起來干勁十足。仿佛跨過這個坎兒,悲慘的“寒窗苦讀”就完全過去,都說大學是天堂。
抱著厚厚的《指南》,閨蜜挑來撿去,又被父母叮嚀左右,最后填報了一個相當穩妥的師范院校,忘了是985還是211,雖不有名,但也算是正兒八經的重點大學,讀了小學教育。
閨蜜是個急性子,名字有點男孩子氣,骨子里還有難得的傲氣。她的人生理想十分宏偉,也真的很積極向上。她愛爭輸贏,十分要強。她不愛讀師范,覺得教師這個職業太過穩妥,沒有一點刺激。她要別人鮮血淋漓,自己光彩熠熠的生活。
9月份,收拾好大包小包,我去送她。她還有些難過,嘟囔著,我不想這輩子就當個小學老師啊。
回到我自己的生活。我大學宿舍的對面,是互聯網行業的佼佼者——騰訊,的大樓。一顆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Logo,我看了四年。夜晚,這個Logo亮起來,緩緩的散發淺藍色的光。騰訊大樓很高,鶴立雞群的高,像一座直挺的燈塔,照亮整個深圳南山科技園的上空。每晚睡前去陽臺眺望一下,他們的燈還像是夜晚的星星,閃閃發亮。
“那是無數加班的騰訊人,閃亮的不屈的靈魂?!痹谒奚幔覀冋{侃了整整四年。
關于騰訊我還有另一個故事。我有一個挺富裕的鄰居,女主人經常來我家坐坐。一次,她聊起她那個在騰訊設計部門工作的兒子。有一次,她兒子加了一晚上的班,早上從公司出來的時候,一下子栽倒在了階梯上,額頭和嘴巴都磕破了。
“一天到晚的加班,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鄰居是這么感嘆的。在騰訊,或者說在深圳,這種現象并不少見。前段時間華為的員工突然猝死,不也是累的。
還在學校時,晚上宿舍一起聊天。有一個舍友終于聽從父母的勸導,買了一本本紅皮封面的書,研究起了如何考公務員。公務員特別難考,基層員工也總是被人誤解。舍友說:“朝九晚五,正常放假,你看哪個公司能這樣?你看你看,對面的騰訊。”
順著她的話我們望一眼,已經快到晚上的11點,騰訊的大樓還零零星星亮著一片燈。我心里想,是啊,朝九晚五,正常放假,公務員真好。
“我不理解騰訊的人圖什么。那么加班,換我我早受不了了?!蔽艺f。
已經上床的一個舍友探出頭,告訴我:“我表哥在騰訊的法務部,年終獎能拿2-30萬呢!他就是個基層的員工?!?/p>
年終獎2-30萬呢,怎么說呢?我愿意。
安穩是一種生活,忙碌而星光熠熠也是一種生活。最可悲的是夾在兩者中間,既忙碌又不安穩。你說,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