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風來》這部電影,與其說它是一部愛情片,不如說它更像文藝片,與之前《失戀三十三天》中類似的是有犀利的臺詞,以及演員細膩的表演。不同的是,被賦予了一些諷刺意味,女主編從高端會所出來取花十三塊錢訂的羊肉串,站在街角吃完,向嘴里噴了口清爽劑,其實在訓斥女主的同時,也體現出了她的卑微與虛榮。其實說句心里話我對于這部影片是有些小小的落差感的。看到一半的時候覺得整部影片結構有些散,像是許多個小片段硬生的拼湊在了一起,會讓我覺得少了些嵌入主題的實在線索。不過這部影片中,有一個鏡頭令我比較印象深刻,黑暗之中的女主看到了一戶人家內的燭光,拼命的敲打著門。因為她習慣了有光的地方,習慣了光打在臉上就好像會有安全感一樣,而實際上沒有了光就像沒有了遮掩,黑暗之中的她就像是裸露著的,她害怕極了,因為怕被別人知道最真實的自己是什么樣子的。她看到了燭光就好像是有一根救命稻草在面前,然而任憑她如何拍打房門,仍舊沒有人來為她來開門。無助的她癱軟在門口,聯想起自己的生活境遇,每天生活在看似鮮彩亮麗的上海,實則是帶著一副偽裝的面具活在光怪陸離的世界中,活在別人的眼中的程羽蒙是有品味的,有高雅的生活情操的,然而真實的她卻是小城市來此打拼被世俗磨平了棱角的程一爽。后半部分以為男女主人公會有一段纏綿的愛情故事,沒想到卻被導演拍成了徹頭徹尾的動物世界。片尾的鈴鐺,無非就是告訴我們女主生活中多了些希望,每當風起時,就好像是回了家。其實我們應該去同情程羽蒙,她可能就是拼搏奮斗在一線城市里許多受壓迫的白領們的縮影,他們遭受了太多的白眼,蒙受了太多的屈辱與困惑,他們也有自己的夢想與堅持。可時間久了,他們所謂的夢想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縮小,堅持也早已換成了習慣式的強顏歡笑。他們是卑微而又可憐的,唯一能夠給予他們力量的,能夠支撐他們站住腳的信念那就是家。希望有一天,當我們真正踏入社會時,能夠始終有一片自己的心靈領土,等到能夠讓自己靜下心來的那陣風。
2014.1.8
那一年,我念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