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民國傳奇女子,教會我們的人生(些許矯情,雞湯而已)

前些天心血來潮想找幾本民國女子的書來看,于是無意間就看到了李筱懿的《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書名就一下子吸引到我了,于是就開始讀了起來。書中主要講了民國26位女子的人生軌跡,有林徽因、于鳳至、陸小曼、阮玲玉、張愛玲、張幼儀、孟小冬、福芝芳、胡蝶、孫多慈、孫用藩等。

讀來感觸頗多。在某些地方能讀出作者對于人性,人生理解之深刻,比如寫到林洙的時候:“我們逐漸明白,人生的復雜與曲折遠超想象,猶如情感的豐富與纖細遠非一己之力能所能控制。 于是,收起輕易做出評價與結論的習慣,對待周遭人與事,有時,慈悲遠遠比懂得更重要。”,又比如寫到孫用蕃時的一句話特別深刻:“一個剽悍的繼母,一個平和的老人。兩種眼光,兩個故事”;但某些文字卻確實不敢茍同,比如寫到許廣平的時候,魯迅分別在婚后五年以及十年以后給許廣平寫詩:“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寄畫圖娛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此處我讀出了魯迅對妻兒的眷念以及丈夫對妻子同感共苦的感激。而作者寫到“這首潦草的詩里,愛的成分則像青煙一樣消失在空氣中,甚至泯滅了男女性別的差異,一派同志般的革命精神”。

于是就寫寫自己的感想。胡扯而已。

張幼儀——那個曾被自己第一任丈夫徐志摩譏諷為“小腳與西服”的女人,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對于一段不愉快的婚姻,你永遠擁有隨時離開的權利。離開錯的才會和對的相逢,才會活的更精彩。

陸小曼——對于我們所擁有的,愿我們能感恩并珍惜。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需要自己來一一負起這責任來的。

林徽因——行走人間的女神。女神,從來都不是那么的輕松。飽讀詩書,精心打扮,識得大體,懂得進退,熱愛運動。每個稱得上女神的人,都活的努力并漂亮。

林洙——她究竟是賢妻還是小人?贊美她的文章總是選擇性忘記她對前夫的刻薄,而譏諷她的文章也總不會寫她對梁思成和老太太的盡心盡責。人性的復雜與曲折遠超想象,所以,收起輕易做出評價與結論的習慣,對待周遭人與事,有時,慈悲遠遠比懂得更重要。

唐瑛——她愛自己愛了一生,做足了一輩子的美人,從容的過了一生。人生不順遂的事情比比皆是,只是愛美的女子從來不會去糾結。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氣定神閑的愛自己,才是美人真正的底氣。

江冬秀——她只是一個鄉下女人,就算她的丈夫是胡適先生,他依然不卑不亢。用自己的方式將自己的婚姻拿捏的恰到火候。或許有時候我們也該學會可溫柔,可彪悍。

黃逸梵——一雙金蓮,走遍千山萬水,仿佛是在向命運挑戰,向命運宣戰。相對于那個年代的大多數女人來說,黃逸梵是一個獨立堅強的人,對自己的生活有著自己的思考和要求,她婚姻不順,但她不向命運低頭,她一生想要將人生的不良資產剝離,但始終還是依賴祖先留下的古董維持生計。她的人生或許不夠精彩,但她始終熱烈而豐富的存在過。

孫用蕃——在張愛玲的筆下,她是彪悍狠毒的繼母;在鄰居眼里,她是平和的老人。后媽多難當,或許只有體會過才知道吧。她說:“張愛玲成了著名作家,如果是由于受了我的刺激,那倒也不是壞事,惡名罵聲沖著我來,我八十多歲的人了,只要無愧于心,外界的惡名我愿認了,一切都無所謂的。”她像尋常女子一樣追尋自己的幸福,與歲月握手言和,她有一種別樣的智慧。

張愛玲——敏感而細膩的她,偏偏愛上了鳳凰男胡蘭成,張愛玲懂得“忍”卻做不到“狠”。對于現代女性而言,如果你不允許,一個男人最多只能傷害你一次。如果他一直傷害你,那就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允許他傷害你。

蘇青——我們常說,要學會生活。會生活是一項本事。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學會怎樣在生活中保護自己,聊聊褪去年少的意氣風發。蘇青這個直率不矯飾的女子并沒有錯,只是,人生哪能因為你個人沒有錯就一路綠燈呢?它總是板著面孔告誡你:適者生存。

宋慶齡——她能夠忍耐常人不能想象的寂寞和孤獨,承受外界不理解和非議的利刃,窮盡一生的能量上下求索,心闊天地寬,永不言棄。 一個人能夠為理想付出多大代價,就能走得多寬多遠。

宋美齡——宋美齡,我的女神。三十歲出嫁,嫁給蔣介石。事業上,她清楚,與丈夫合作就不難對國家有所貢獻了。愛情上,她并沒有把自己作為一個禮物,按照他的喜好打造,而是做自己,所以她沒有成為糟糠,而是成了達令。

孟小冬——孟小冬確是有風骨的女子,她明白她與梅蘭芳的破鏡不可能重圓,所以她面向自己的未來,而非過去。

福芝芳——福芝芳是梅蘭芳永遠的賢妻,而做一個賢妻何其之難,越長大才越明白,能做到真正的賢妻良母的大抵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王明華——王明華對梅蘭芳毫無保留的愛,但依然沒有得到應有的幸福。她漂亮、溫柔、豁達、出色,幾乎完美,唯一不完美的可能就是太執著的把幸福建立在一個男人身上了吧。如若她像張幼儀一樣放下,或許會有不同的命運吧。

趙四小姐——傳奇之所以成為傳奇,是因為人們相信傳奇。我們相信趙四小姐與張學良的愛情就像小時候相信童話故事一樣。只不過,世間本無傳奇,只有真實的煙火生活,只有日復一日的堅持中,才有扭轉乾坤的力量。

于鳳至——于鳳至足夠好看,足夠有才華,足夠有教養,足夠出身優渥,足夠智慧獨立,足夠能力超群,足夠賢達知禮…… 如此完美,依舊換不來在張學良身邊長眠。 對于已經無望的感情,不如早點放手,彼此成全。

蕭紅——她始終需要依靠身邊的男人,說的不好聽就是死纏爛打,何必呢?真正的感情應該是:沒有你我活的很好,但有你可以更好,就算你走了,我依舊很好。

許廣平——許廣平與魯迅在一起整整十年,十年攜手,十年憂樂相通,在生命中互相往來。許廣平的人生價值在魯迅的生命中得到了體現;她叩開了魯迅的愛情之門,給予魯迅一個溫馨幸福完整的家,她既是魯迅事業的得力助手,又是魯迅精神最忠誠的繼承者和最熱忱的弘揚者。這一切源于許廣平的才華智慧,源于她與魯迅的志同道合 ,也源于她能自覺地將自己融入魯迅的事業中 。

阮玲玉——阮玲玉端莊大方,清麗脫俗。對待表演藝術,她勤奮刻苦,傾注了全部的熱情,不懈追求。但對于愛情,她卻一次又一次在同樣的地方跌倒,最終付出了血的代價。我們該明白,渣男,最多遇見一次就夠了,如果一直遇到的都是渣男,那么,可能自己也有問題,要學會成長。

胡蝶——作者李筱懿說她懂得彎腰。這是一種智慧,既不為難自己,也不為難別人。此處不應該說怎樣做是對,怎樣做是錯,性格使然而已。也許換做剛烈的女子,寧死也不屈從戴笠,也算是有血性。很贊同這句話:“去理解,身邊的小事情,去體諒,周遭的不得已 ”。

胡友松——李宗仁渴望的年輕美貌溫順體貼,胡友松給了他;胡友松期盼的富裕優渥安定平和,李宗仁滿足了她。縱然隔著半個世紀的年齡差距,兩人依舊在這樁婚姻中達到了平衡。我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眼光去評判一些人或事,但我們始終不能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就像不能理解李宗仁和胡友松一樣。所以,收起輕易評判和揣測的習慣,祝福就好。

潘素——好的婚姻就像張伯駒與潘素一般:我明白你對我的好,我將盡我所能給予你更多的好。 如此的婚姻關系,怎能不是良性循環呢? 婚姻是懂得,是珍惜,更是成全。

蔣碧薇——活的特別激烈和用力的人生,就像蔣碧薇一樣,何苦呢?何必呢?懂得進退,適度的獨立,隱藏的理性,含蓄的聰穎,溫和的才華,從來不炫耀,更不咄咄逼人,這才是一個女人真正的風度。

孫多慈——像孫多慈一樣話不多的人,眼睛是明晰的,心里是明白的,氣韻是淡然的。她清楚,真正過不去的砍,其實是很少的。

廖靜文——廖靜文之于徐悲鴻,就是那個剛剛好的人,沒有蔣碧薇的咄咄逼人,她的愛是欣賞。愿我們都能遇到生命中剛剛好的那個人。

最后引用一句很喜歡的話:“愿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愿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愿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