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ry is a total waste of time.It doesn't change anything.All it does is steal your joy and keeps you very busy doing nothing.
找工作和找對象一樣,對待工作也要像對待對象一樣。
在一起的才能叫“戀愛故事”,分手的結局就只能是“戀愛事故”。本來以為我會分享我和我工作的“戀愛事故”,或許因為彼此心中還有愛,我最終還是沒選擇和我的工作“breakup分手”,題目就改成了“love and quarrel 愛和爭吵”。
本故事分享我目前的職場經驗。
>>>>情不知所起
我畢業后在職場總共近四年,現在的工作有一年半了。想想我和現在工作之間的“甜蜜瞬間”,就是入職后四五個月內,榮幸被評為優秀員工,獎勵就是國外游。情不知所起,但是愛卻是由此而生。
在愛上工作后的一年內,付出,汗水,服從,驚恐…我在拼命努力,想讓我和工作之間的前進步調一致,互相適應。接受工作提出的任何派遣需求,我就是工作中的一塊磚,哪里需要不用搬,自己跑過去。
哦,在這里分享一條經驗,想要工作上有所成績,必須要用心思,是主動的“對他好”,想方設法的關心他,呵護他。而不能當成一項任務,我完成A再完成B,吃完這塊蛋糕再吃另一塊。而是做完A想到我可以做C效果更好,吃完蛋糕要想著可以分給誰,要記得去收拾殘留。
“熱戀中的戀人,在旁人看來目瞪口呆的事情,他們卻處之泰然。工作也一樣,只有迷戀工作、熱愛工作,才能長期堅持艱苦的工作,一以貫之,無怨無悔。”來自稻盛和夫《干法》。
不管你學什么專業,找工作一定要找個你喜歡的,這樣你每天早晨六點到晚上八點都是高興的。再找個喜歡的人在一起,這樣晚上八點到早晨六點就是開心的,這就是生活。
完美的結局應該是廝守到老,可我卻有著一顆躁動的心。
>>>>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生活不只是眼前,或茍且或榮耀,更重要的是,還有遠方。
我們總是對自己想要得到而沒得到的東西耿耿于懷,比如說英語,我非常想擁有這一項技能。得不到的東西,越覺得它神圣而美好,人還犯賤,愿意為它付出所有。
當有了私心、異心,對方會很敏感的。與其壓抑著不說,我選擇了在年初跳槽季,跟leader說了“退群”(辭職)的想法,原因就是最近的導火索:領導對我近期工作非常不滿意。這次,我沒有提到心中的夢想。而我的工作也有難言之隱,沒有做好,已不知如何彌補,何況意料到接下來的工作也無法完美。
舉個例子,一直在一個方向上用力,前進速度會很快。兩個方向上用力,首先必須要保持對等,否則就失衡了,無法前進。我總是在平衡之間無法做到最好。
除了跟leader說了辭職這個想法,還和室友說了這個想法,而室友的身份特殊,她是supervisor(督導員),她有權力直接匯報給老板A任何人的任何事。因為她,老板A知道了此事,我還沒繼續向上一級領導B反饋內心奔騰的辭職想法,領導(暫且用B表示吧),B主動找我談話,過程之中,我就淚奔了~~o(>_<)o ~~
B:說吧,為什么,發生了什么事
我:我工作沒做好,很自責,寫不出東西來了(文案策劃工作者),我其實真的很痛苦,我都放棄了我自己。
B:別啊,這個事情做不了,還可以有其他崗位,你看@崗,#崗,¥崗,實在不行,還有%崗,你隨便選嘛
我:我真的對自己挺失望的,別的也做不好了
B:你就在這做,我們還希望你在這做三年,五年,在這結婚,在這里生孩子,都可以…
我:我怕我別的也做不好,壓力更大
B:讓你做這個不行,調崗不行,你想讓我怎么辦,你離職造成的影響對我傷害很大!你哭著出去,全公司的人都會說我把你訓哭了,看這領導又說哭了一個同事…”
>>>>讀書和賺錢都不愿放棄
勞動的意義不僅在于追求業績,更在于完善人的心靈,還有開拓眼界。
對人用六成力,對工作用四成力,應可獲得最佳的結果。反過來,對工作用了六成力,對人用了四成力,這個人恐怕就是我。
描述一下A、B、leader、supervisor之間的關系,A最大,B次之,其次是leader,都是我的上級。Supervisor的上級是B,卻有著直接匯報A的特權,私下身份是我的室友兼閨蜜。
難得的一次機會和A面談,就是前兩天。面談中,沒有過多提及人生觀、世界觀,模糊地一筆帶過,我倆就圍繞我的近期感情故事深入聊了很多。發生辭職這件事情后,在同事的鼓勵下,這一次我主動找老板再次面談,鼓足勇氣,忐忑不安地說了內心里的想法。
我:我和你談話,其實很緊張。
A:緊張什么,怕回去B罵你?
我:我仔細想了想,可能真的是因為近期狀態不好,影響了工作,導致了一系列的事情。
A:人的一生就三件事:工作、生活和學習。工作來講,我們不可能不工作了,然后就家里躺著?什么都不干,人總得找個事情做吧。比方說,我現在就可以把公司賣了,然后我就可以收入一筆錢,你知道有多少人想買這個公司嘛!我就想,我賣了她,我干嘛,我不還是得工作,從頭再來嘛。
我:我男朋友爸媽不同意我們在一起。
A:你上次發了的朋友圈,我就猜到了是這種結局。就因為你是某地方的,而他是北京的,不要嫁給北京人。如果他家是市長,那就不會存在這種問題。他父母不同意,那他呢?
我:能分手的都不叫愛!我感覺到人都是有階級的,打破階級的天花板,三代進化論、科技革命論、相貌決定論。Balabala。。。
A:不過他也配不上你。我跟他就見過一次面,其他我也不了解,但是就那一次面,我就覺得他不好。我當時有事著急要走,你先介紹了一句“這是我們老板A”,他其實有很多表現是可以給你加分的,但是他卻沒有。比如他說,“謝謝你的照顧”、“經常聽她說起你”,哪怕只是個握手,然而他什么表現都沒有。有三點,要么他不會,要么他不想,要么他不知道這些,無論是哪一點,他都配不上你。
我:關于未來,我不僅只有結婚,“我還有遠方”
A:那有什么好的?你和我對話,也不需要英語啊
我:語言可以讓我看到另一個世界。就像你不喜歡旅游,你也不會理解我現在的這個目標。
A:那你就要分清楚主要矛盾,你需要準備什么,學什么,多少錢。
……
談話結束。
A老板情商極其高,在我看來是聰明。與聰明的人說話是一種什么感覺,你不需要說話,他竟然什么都懂。與喜歡的人說話是一種什么感覺,你不需要說話,他可以什么都說。與優秀的人說話是一種什么感覺,你不管有什么問題,他都是方法論回答。最后再插一句無關的,與暗戀的人說話是一種什么感覺,你不需要說話,眼睛里全是微笑。
無論生活、工作、學習,我們生為彼此,只需要,一個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