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一個十八線的小縣城里,嗯,今年二十四歲了,至今未婚。
在我們村跟我年紀相仿,甚至年紀比我小的都已經結婚生子。不少同學也都加入了二胎的行列,她們見了我也都打趣的對我說:“一個人挺好的,別結婚那么早,我都后悔了。”
這明顯的是飽漢不知餓漢饑,我想要是她們沒結婚絕對說不出這種話。
我擠出一個白眼說道:“那你離個試試。”
朋友無奈略帶憂傷的說:“還不是為了崽,要不然不知道離了百八十回了。”
實不相瞞,目前為止我那為我操了不少心的老母親,已經給我物色了不低于一只手的對象了。在每一個對象中他們都有很多相同的特質,“有車,有房,父母即將退休,以后可以幫忙帶孩子,就在小縣城離家近,兩家也就電瓶車都能到達的距離等等。”
在兩個年輕人未曾謀面的情況下,任由雙方家長給自家孩子描述對方。我媽那說的是有聲有色,就宛如這個未曾謀面的男子能給予她女兒一輩子幸福,她女兒錯過了就會孤獨終老一樣。
后來時候也實在犟不過我媽,就任由她把聯系方式告訴對方。每次加上后也只是看在長輩們的份上客套的敷衍了幾句,從此也就再無下文。
而我媽卻時不時的向我打聽著進展,好像我和那位素未謀面的男子要即將步入婚姻一樣。
我極其反感的回到:“面都沒見,天也沒聊能發展的什么樣。”
我媽聽到這還是不死心的問到:“那你沒找別人聊聊,沒出去見見面什么的?”
這怎問題只會換來我干凈利落毫無感情的兩個字:“沒有。”
聽到我這無情的回應,注意到我媽掛在臉頰的笑容沒有了,換上了一臉的愁容和又拿我沒辦法的無可奈何。
長嘆一口氣,硬生生的擠出四個字:“好吧,在你。”可能是我的回答著實讓我的老母親失望吧!
其實也不是每次加上好友后,兩人都能默契的客套一番。一次同意一男子加好友后。他上來目的性極強的說:“既然都相親了,你有什么條件就直接說出來。能處就處,不能處咱就換,別耽誤大家時間。”
作為相親小白的我心想,看來這是遇到了老手了。看到這話還特別反感,想著憤憤不平的教育他一番,但心想別人也沒錯,就隨手回了句:“提啥要求,不配。”就在無下文。
起初,我是極力反對我媽插手替我張羅感情的事,我媽也沒那替我張羅那意思。可能是看我遲遲沒有動靜,詢問的人又太多。在那些流言蜚語的煽動下,她也就開始干著急了。
其實,不是我不想結婚。只是覺得自己生活都還沒明白清晰,沒必要那么急著去考慮這個問題。不想自己的情感和婚姻都是被明碼標價來衡量與被定義,我覺得自己是有能力去遇見愛情,經營婚姻的。
只是那份愛遲遲還沒有來而已,就像那句話說的:“只要余生都是你,晚點也沒關系。”現在我能做的就是努力的豐盈自己。不想讓自己的立場三觀被親朋好友給決定,自己的未來被安排在一場交易里。
但父母的思想就是女生年紀大了不好嫁,甚至嫁不脫,別人不要你。其次就是,物質的富足遠大于精神的豐盈。
之前我企圖與他們爭辯,當情緒上頭時說出:“大不了不嫁了,真的是,難道就一定要結婚嫁人么?”這樣的話來。
父母不由得冷笑一聲,用蔑視的口吻對我說:“不嫁了,你那是講哪樣鬼話哦。”
看過朋友通過相親走在了一起,不到半年結婚生子了。不是說相親不好也不是說好,只是自己還沒做好準備吧!不想糊里糊涂的被推著走,每一天都要按自己的意愿來過。
現在我懶得去爭辯這些,不想最后贏了自己,輸了和父母的感情。畢竟他們也是為了我好,天下沒有哪個父母不望自己子女好的。
我也還是會好好地,努力的做好我自己。對于感情不想強求,更不想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