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是個子非魚的問題
不管怎樣的人生都是一種體驗,誰都替代不了的。
為什么要逼孩子學習呢?我個人認為很有必要從原生家庭上找答案。教育的根本還是在家庭,如果一個孩子的家庭氛圍是和諧的,融洽的,父母堅持為孩子讀書,或者父母都是喜歡讀書的人,那么這個孩子相信不用逼她也能夠融入到其中,自動自發的學習,也不覺得學習是一件枯燥的事。而學習本身并不是一件乏味的事。而相反的如果家庭氛圍很冷淡,把學習交給孩子自己來完成,只跟孩子要成績。我想這樣的結果有兩種,一是能夠順從家長的意志逼著學習下去,但并不開心,好像學習是一項任務,另一種引起逆反心理,對學習產生厭惡,進而催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現在小孩為了學習跳樓的自殺的這樣的負面信息層出不窮,追其根本,就是在孩子的心理上承受不了這么大的學習壓力,而容易迷失卻又得不到家庭的重視才導致悲劇一再的上演。
孩子小,自控力差。需要我們做家長的進行適時引導和監督,而不是一味的逼迫?;只尣⒉贿m合所有人,也許你會說,看朗朗多成功啊,看董卿如果沒有小時候爸爸的嚴苛能有今天的成就么?這個我也不會否認,但是有沒有人注意到他們有沒有快樂的童年,為什么董卿想到小時候竟會忍不住落淚?是的他們是成功的。我想這樣的成功也是有缺憾的。
我覺得更多的孩子都是平凡過一生,我希望他們是快樂的,健康的。所以我愿意去在孩子需要我幫助的時候伸出手,在她想要退縮的時候推她一把,如果她真的不那么優秀,那么做一個英雄經過坐在路邊的鼓掌的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