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要求才是最大的要求

1.

好像已經連續有四五個周末都是在加班,剛剛結束的這個周末照舊是加了兩天班。

中午匆匆忙忙的就在單位門口的小店吃了碗面,晚上束后都到八點多了,沒什么胃口,吃了塊西瓜打發了。

凡事我都有很努力的去做,而且爭取做到最好。但這依然沒消除我的困惑。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對自己沒有一點點是滿意的,感覺自己很失敗,好像都沒有很輕松的開心過,盡管周圍的同學大家境況差不多。

網絡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能比較容易地獲取更多的知識,但也更容易了解外面的世界,別人的生活。

當看到那些比我年輕卻比我成功太多、經歷不知道比我豐富多少的年輕朋友的時候,我特別焦慮。

也有想過去做一些什么,但到目前為止好像也沒有做成什么。

或許人的想法會通過日常的表現傳達出一些信息,盡管我會很努力地去做遇到的每一件事。我自己倒是沒感覺到,但家人老勸我不要想太多,不讓生活會很累

回想起來,最讓我驕傲的事情不是拿到什么獎項,也不是第一次自己掙到錢,而是當年高三的一次作文。

當時老師要求我們寫一篇最短的文章,要有故事性,內容不限。

那篇作文,我只寫了三句話。當時寫的時候也沒想太多,結果最后老師說我的那篇作文是最好的,還被當作范文讀了呢。盡管作文被當范文讀之前就有過好幾次,但感覺不一樣。

小學要求寫日記那會,感覺會很煩。往往暑假的日記都是在開學的前一兩天突擊完成的。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寫日記變成了一種習慣。

拿起筆攤開筆記本,隨便寫些東西,都能讓我在一天的學習工作之后,內心更安寧一些。

我時常在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在心里提醒自己你還有夢想。

所以總想在每天上班以外做些什么,或者學習些什么東西。

現在除了崇拜做心腦科手術的醫生和深層次研究的研發者,我還很佩服專注修鋼筆的匠人、享受做飯菜的廚子、整天樂呵的鞋匠。

有一段時間,或許是因為狀態不是很好的緣故,認為工作完全學不到東西,完全是在混日子,還不如隨便學個什么東西,做飯炒菜也好,就覺著那才是個人技能。

晚上微博的熱門話題之一是80后月薪多少才是佼佼者。

剛看的時候有點又要拖后腿的感覺。但細想:成年人不就是通過薪資來衡量個人價值的嘛。

所以你還敢對自己沒要求?

2.

朋友A研究生畢業后,回到家鄉的一所高校任教。

有句話說“上天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打開一扇窗”,但對A是門和床都是敞開的。有讓不少人羨慕的工作,更擁有靠臉吃飯的美貌。

但奇怪的是,周圍好多人都準備結婚了,A卻還沒有確定一個要穩定交往的對象。

她自己倒還好,關鍵是經不起家人催。

有次,幾個好朋友聚餐的時候,有人就半開玩笑的勸她,要求不要太高,結果她自然甩出一句:沒要求。

聽到她這么說,有些不知道要說什么。

但我想問大家的是: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有要求和沒要求哪個更容易完成?

顯然,有明確要求的話,只要按照要求去做就好了。但如果沒有要求,就只能靠自己去猜,而你自己發揮出來的東西,更大可能不是別人最想要的東西。

當然,感情跟其他東西又不太一樣,不太好明確。

如果一個人她對另一半的外貌更看重,那長得相對帥、精神點的異性,對她更有吸引力。如果她更注重生活品質,那經濟能力就會對她比較重要,所以,她會選擇相比經濟條件好點的。

但是,如果她自身的經濟能力還不錯,她又不是外貌協會的,這樣的人的要求更多的不就是符合她的心意嘛,也就是完全以感覺為主。而這樣的人往往就是說沒要求的人。

大家想想看,是不是這樣的。

真的是沒要求嗎?

當然不是,殊不知,沒要求才是最大的要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