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小a向我抱怨,她老公一天到晚就知道忙工作,不理解自己,關系越來越疏遠,搞得兒子和爸爸關系生疏,夫妻關系矛盾重重,她甚至覺得婚姻走到了盡頭。前幾天,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她向老公抱怨說“你就不能多陪陪兒子和我?!彼瞎蝗缂韧鶝]做任何回應。第二天帶了好多零食回家,小A看到這些膨化食品和甜食一下就火了,“你不知道我胃不好嗎?不能吃這些東西嗎?這些東西都是沒營養的垃圾食品,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能吃嗎?你做事之前不能想想嗎?做事這么不負責的……”就這樣矛盾因為老公的零食,不但沒有化解,反而升級了。
她的這一困擾,讓我在一本書中找到了解決方法,它可以化解這類矛盾,更能幫助我們在表達自己需求后,得到對方的積極回應。
《非暴力溝通》中的第6章【請求幫助】給了我們方法,具體步驟總結如下:
第一步:了解自己的需求/期待。要具體到某一行為某一件事。
第二步:表達自己。先表達自己的感受,再緊跟自己的需求。這里的需求就是指第一步中的“具體的某一行為或某一件事”。
第三步:接收反饋。當你完成第二步后,對方會給出回應,無論是他的感受/想法/行為,都可以說明你倆的理解是否一致。當發現不一致時,要作出進一步的解釋。
這三個步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表達需求/請求幫助”的做事思路。現在我們用這三個步驟來拆解一下小A該具體怎么做:
1.【了解自己的需求】
“你就不能多陪陪我和兒子嗎?”通過這句話可以看出,小A內心期待的是老公的陪伴。具體到某一行為或某一件事,就是“今晚一家三口一起吃晚餐”“周末一家人去游樂場玩一天”等等。分析到這里,第一步就完成了,是不是很簡單。
2.【表達自己的需求】
這一步,需要套用“感受+需求”的句式來表達,可以這樣說:你很久沒有陪伴我和孩子了,這讓我感到很沮喪,周末我們一家去游樂場玩一天好嗎?
這樣就能明確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期待”和“需要對方做的某一行為”,減少因為雙方理解錯位,而產生矛盾。這一步,能給我們的溝通和交流,開了一個好頭。
3.【接收反饋】
做第一步時,我們就可以發現了,我們自己是有需求和期待的,所以我們的家人也同樣有自己的需求,而這一步就是讓我們做到即關注到對方的需求,又兼顧到自己的需求,給雙方的需求找一個平衡點。
第二步完成后,對方可能會給出“我周末還有個重要客戶要見,你和兒子自己去吧!”或者“我這么忙還不是為了這個家!”,甚至是長久的沉默,那就說明他的需求被忽略了。此時,我們需要體會對方的感受,尊重他的需求,并提出自己的兼顧建議。
在接收到反饋后,我們可以這樣回應:你是說,你感到很為難,因為周末又要見客戶又要陪家人,你沒有辦法做到。那我們來討論一下換一個時間用其他方式陪伴我和兒子如何?
現在試想一下,你若是對方,家人說出了你此刻的感受,并站在你的立場理解你關心你,你是否會多幾分耐心和信任,從而更愿意與對方繼續溝通下去呢!
在使用這個方法的過程中。有很多人在第一步時就卡住了。他們發現很難把自己的需求轉化為某一個行為或某一件事,這說明,你自己還沒有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這可能是長期忽略自己的需求造成的,所以現在首要做的是“愛自己”,重視自己的需求,關注這份需求。還有一種情況,此時內心出現了一個念頭:“我就是不說,讓他猜去,考驗考驗他到底對我對孩子還有這個家還在乎吧!”這一念頭的背后潛藏著一種“報復”的目的,是因為在這之前某一件事或某一種情緒影響著此時你,所以你現在首要處理的不是此時發生的事,而是之前未處理或被忽略的事情或情緒。
所以,當你想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又不知如何說才能得到對方的重視和積極的回應,可以試試這三個步驟:了解自己,表達自己,接收反饋。其實這一招,生活中很多事都能套用,你現在想到先從哪件事開始了嗎?
(? ??_??)? 好聞媽媽,加油(^ω^)!
? 樂觀面對生活課題!
? 簡約生活的嘗試者!
? 開啟重新養育自己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