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詩人葉芝《當你老了》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a little sadly,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有一天你老了屠岸

有一天你老了,白了頭,總是睡不醒,

在爐邊打盹,請你取下這冊詩,

慢慢地閱讀,去夢見你一雙眸子,

曾有的溫柔神色和深深的睫影;

多少人愛過你風華正茂的歲月,

愛過你的美,無論是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朝圣的靈魂,

愛你變衰的臉上蘊含的悲切;

俯身在燒紅的爐柵旁,代一點凄愴,

你低聲訴說吧,說愛神怎么逃走,

怎樣一步步越過高高的山頭,

把他的臉龐在繁星之中隱藏。

當你年老(余光中譯)

當你年老,頭白,睡意正昏昏,

在爐火邊打盹,請取下此書,

慢慢閱讀,且夢見你的美目

往昔的溫婉,眸影有多深;

夢見多少人愛你優雅的韶光,

愛你的美貌,不論假意或真情,

可是有一人愛你朝圣的心靈,

愛你臉上青春難駐的哀傷;

于是你俯身在熊熊的爐邊,

有點惘然,低訴愛情已飛揚,

而且逡巡在群峰之上,

把臉龐隱藏在星座之間。

當你年老時(傅浩譯)

當你年老,兩鬢斑白,睡意昏沉,

在爐旁打盹時,取下這本書,

慢慢誦讀,夢憶從前你雙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愛你風韻嫵媚的時光,

愛你的美麗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愛你靈魂的至誠,

愛你漸衰的臉上愁苦的風霜;

彎下身子,在熾紅的壁爐邊,

憂傷地低訴,愛神如何逃走,

在頭頂上的群山巔漫步閑游,

把他的面孔隱沒在繁星中間。

當你老了(袁可嘉譯)

當你老了,頭發白了,睡意昏沉,

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

凄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

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當你老了,華發郁積,睡意縈縈,

當你老了(裘小龍譯)

當你老了,頭發灰白,滿是睡意,

在爐火旁打盹,取下這一冊書本,

緩緩地讀,夢到你的眼睛曾經

有的那種柔情,和它們的深深影子;

多少人愛你歡樂美好的時光,

愛你的美貌,用或真或假的愛情,

但有一個人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

也愛你那衰老了的臉上的哀傷;

在燃燒的火爐旁邊俯下身,

凄然地喃喃說,愛怎樣離去了,

在頭上的山巒中間獨步踽踽,

把他的臉埋藏在一群星星中。

當你老了(冰心譯)

當你老了,頭發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爐邊,取下這本書來,

慢慢讀著,追夢當年的眼神

那柔美的神采與深幽的暈影。

多少人愛過你青春的片影,

愛過你的美貌,以虛偽或是真情,

惟獨一人愛你那朝圣者的心,

愛你哀戚的臉上歲月的留痕。

在爐柵邊,你彎下了腰,

低語著,帶著淺淺的傷感,

愛情是怎樣逝去,又怎樣步上群山,

怎樣在繁星之間藏住了臉。

當你年老陳黎(臺灣)

當你年老,花白,睡意正濃,

在火爐邊打盹,取下這本書,

慢慢閱讀,夢見你眼中一度

發出之柔光,以及深深暗影;

多少人愛你愉悅豐采的時光,

愛你的美,以或真或假之情,

只一個人愛你朝圣者的心靈,

愛你變化的容顏蘊藏的憂傷;

并且俯身紅光閃閃的欄柵邊,

帶點哀傷,喃喃低語,愛怎樣

逃逸,逡巡於頭頂的高山上

且將他的臉隱匿於群星之間。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譯"葉慈"、"耶茨",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

艾比劇院

(AbbeyTheatre)的創建者之一。

1889年1月30日,二十三歲的葉芝第一次遇見了美麗的女演員茅德·岡,她時年二十二歲,是一位駐愛爾蘭英軍上校的女兒,不久前在她的父親去世后繼承了一大筆遺產。茅德·岡不僅美貌非凡,苗條動人,而且,她在感受到愛爾蘭人民受到英裔欺壓的悲慘狀況之后,開始同情愛爾蘭人民,毅然放棄了都柏林上流社會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爭取愛爾蘭民族獨立的運動中來,并且成為領導人之一。這在葉芝的心目中對于茅德·岡平添了一輪特殊的光暈。

葉芝對于茅德·岡一見鐘情,而且一往情深,葉芝這樣描寫過他第一次見到茅德·岡的情形:“她佇立窗畔,身旁盛開著一大團蘋果花;她光彩奪目,仿佛自身就是灑滿了陽光的花瓣。”葉芝深深的愛戀著她,但又因為她在他的心目中形成的高貴形象而感到無望,年輕的葉芝覺得自己“不成熟和缺乏成就”,所以,盡管戀情煎熬著他,但他尚未都她進行表白,一則是因為羞怯,一則是因為覺得她不可能嫁給一個窮學生為妻。

茅德·岡一直對葉芝若即若離,1891年7月,葉芝誤解了她在給自己的一封信的信息,以為她對自己做了愛情的暗示,立即興沖沖的跑去第一次向茅德·岡求婚。她拒絕了,說她不能和他結婚,但希望和葉芝保持友誼。此后茅德·岡始終拒絕了葉芝的追求。她在1903年嫁給了愛爾蘭軍官麥克布萊德少校,這場婚姻后來頗有波折,甚至出現了災,可她十分的固執,即使在婚事完全失意時,依然拒絕了葉芝的追求。盡管如此,葉芝對于她的愛慕終身不渝,因此,難以排解的痛苦充滿了葉芝一生的很長一段時間。

葉芝對于茅德·岡愛情無望的痛苦和不幸,促使葉芝寫下很多針對于茅德·岡的詩歌來,在數十年的時光里,從各種各樣的角度,茅德·岡不斷激發葉芝的創作靈感;有時是激情的愛戀,有時是絕望的怨恨,更多的時候是愛和恨之間復雜的張力。

《當你老了》、《他希望得到天堂中的錦繡》、《白鳥》、《和解》、《反對無價值的稱贊》……都是葉芝為茅德·岡寫下的名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圖書館書架瀏覽的時候翻到葉芝的詩集,并不常讀國外詩人的作品,甚至可以說知之甚少。 但我停在這里,突然腦袋里突然有...
    這還占用我就喝稀狗屎閱讀 769評論 0 0
  • 第一次聽到“當你老了”是李健的歌聲,聽到滿懷感動,全身的細胞似乎都沉浸在一種觸動中。 李健空靈的聲音,更增添了歌的...
    天空有云閱讀 992評論 2 8
  • 早上早早去醫院復查,等醫生開完晨會開單采血后8點多了,匆忙趕回,下午取結果發現指標偏高比上次更多,本來上次基本貼近...
    周華14134閱讀 274評論 6 3
  • 國家開放二胎了,國家為什么開放二胎呢,原因是人口普查發現可能很多人找不到老婆了。這是我跟我母后在繞著公園散步得到的...
    薛定諤呀閱讀 201評論 0 1
  • 一大早醒來,被王寶強離婚的消息刷屏了,各大期刊,朋友圈,慢慢的負能量,很多人說發表感慨“現在的婚姻怎么了”...
    充電實踐閱讀 33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