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炎熱的天氣下,出汗時咱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哪怕是出于不熱的環境下,有些人還是汗流不止,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去看一看,不同部位出汗可能預示著你的身體不同的地方出現的毛病。
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1、額汗
出汗局限于頭額部,甚至汗如蒸汽,故有蒸籠頭的俗稱,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外感六淫,臟腑內傷者,均可引起頭額汗。
2、冷汗
每當人在生病、受驚嚇或心緒格外緊張、生理心理功能失常時會不斷地排出大量淡而無味的汗,觸之發涼,出汗后常常有“心有余悸”之感。
3、手足汗
中醫認為脾主四肢,凡脾胃濕熱內蒸不宣、血虛、陽虧、中陽不足,均可導致手足多汗。>>>女人5部位出汗都預示什么
4、鼻汗
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工作勞累、講話過多時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兩側滲出,汗珠晶瑩可見。若病變見于肺氣宣泄失常,多見于肺虛病人。
5、半邊身出汗
指半邊身體多汗,而另半邊身體無汗或出汗甚微。多因氣血不足內阻經絡所致,常見于青年人高血壓腦病,中風,半身不遂,截癱等患者。
6、黏汗
汗出黏膩,發稠發熱,系重感冒或其他病癥高燒,服用解熱退燒藥后的一種病癥汗。此種汗表明身有濕熱不清,需去濕去熱,方可痊愈。
7、焦味汗
汗出津津,綿綿不斷,散發出一股糊焦或燃煤味。重者焦味甚濃,可刺激周圍人打噴嚏、流清涕。此癥局限于青年人男性,系因手淫頻繁,或經常夢遺滑精,又不注意清洗會陰部者。此外,高燒病人的戰汗,手術或女性分娩之后的虛汗,生命垂危、彌留之際的脫汗,都是不同病癥或不正常的奇汗。
8、勞心汗
系指心窩部和兩乳房中間部位多汗,而其他部位無汗或汗出甚微,多因憂、思、驚、恐過分而傷及心脾所致,以致心不主血,脾不統血而胸汗涔涔。常見于勞心過度的知識分子。
那么出汗多吃啥好?下面一起來看看
1、多吃酸性食物
夏天天氣炎熱,很簡單出汗,咱們可多吃酸性食物,協助生津解渴,還能夠健胃消食。夏天多吃酸味食物,好處多并且還很養生。
確做法:夏日出汗多,能夠多吃酸性食物,如西紅柿、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之類,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可防止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2、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盛夏身體排汗多,還會添加水溶性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排出,很簡單形成體內維生素含量不足,而夏天人體維生素的需求量要比別的季節高。
準確做法:大家能夠多吃些含維生素C、維生素B族豐富的食物,多吃蔬菜蔬果,由于蔬菜水果中通常都富含較多的維生素。
調理出汗多的食譜:
薏米百合粥
材料:薏米25克、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許。
做法:薏米提前浸泡好,將百合洗凈與兩米同煮,待熟時加入白糖再煮10分鐘,即可食用,吃飽。
功效:此款食物具有潤肺止汗的作用,適用于肺熱汗多。
黃蓍粥
材料:黃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黃蓍煎汁,用汁煮米為粥,放入白糖調味溫服即可。
功效:黃蓍,甘,微溫,可以補氣升陽,固表止汗。適用于表虛自汗。
綠豆老鴨湯
材料:綠豆4兩,老鴨1只,土茯苓8錢,油鹽酌量。
做法:將老鴨洗凈,去除內臟;綠豆浸洗干凈后連同老鴨、土茯苓一起放入煲內,用清水5碗,約煮4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能清熱氣、解濕毒,另外對面疤和水痘亦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