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那個愛喝酒的宋朝詞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古代,很少有愛喝酒的女子,尤其大家閨秀。當然風塵女子除外,因為她們有的要陪人喝酒,這是出于職業的需要。喝了酒,還敢于把她寫出來,這等豪氣,除李清照外,也沒有別人了。

為什么說她喜歡喝酒呢,有詩為證: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首詩,是李清照婚后所寫,寫的是重陽節對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詞中寫道,佳節又重陽,說明自己的丈夫已經有好幾個重陽節不在家了。今年依舊不在,丈夫趙明誠離開家,出差了,家里只剩她一個人了。有點孤獨與落寞。

這首詞先寫天氣陰沉,襯托出詞人心里煩悶,一天都枯坐在家,看香爐里煙裊裊升起。白天一天的無聊,想必晚上可以睡了,怎奈還是睡不著。

于是在東籬邊飲酒邊賞菊。以至于菊花的香味都染到衣服上了。可見,李清照是喜歡飲酒的,借酒澆愁,用來驅散心里的思念的愁緒。

由此可以看出,李清照也是很隨性的,并不拘泥于古代那些對女人的繁文縟節的約束。她過的很自由,很隨意。不高興了,也像男人一樣,喝個小酒,寫一闕詞,用來記錄自己的心情。

這里還有個傳說,說是李清照將這首醉花陰寄給了趙明誠,趙明誠看了大吃一驚,同時也有點不服氣,遂用了三天三夜寫了五十首醉花陰,和李清照的詞作放在一起,讓一個好友賞鑒,并讓他指出哪首寫的最好。結果朋友看了,說道,只有三句最好,就是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明誠一聽,這不是李清照的詞嗎?自己還是比不過她,他徹底認輸了。

雖然她這一天心情不好,但是她寫出的這首醉花陰卻成為了千古名作。尤其最后幾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幾句更成為她的詞作中最經典的幾句,排名第一。

人說詞中帝王,非南唐后主李煜莫屬。而詞中皇后非李清照莫屬。李清照的詞作留下來的很多,且個個都是經典。我們很慶幸今天的我們可以看到她許多的詞作,來尋找她昔日的走過那些歷史痕跡。

這首詞寫了李清照喝酒賞菊,卻喝的不多,沒有醉,還很清醒。可是有一首詞里她卻喝的有點大了。有詞為證: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詞應是李清照少女時所作,詞作盡顯少女的純真,活潑,可愛之態。她讓我們仿佛看到了這樣一個場景:

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在一個美麗的黃昏,劃著小船,由于喝的酒多,有點醉了,昏昏沉沉的,不知道回家的路了,直到將船劃到了蓮藕深處才發覺。雖然景色很美,卻無心觀看,只是著急的想要找到正確的路徑。

她快速的劃動著小船,驚動了已經棲息的水鳥。此時,人聲,鳥聲,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情趣橫生的畫面。

這首詞起句雖平淡,卻用筆凝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蕩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看來這是一次愉快的飲宴,作者玩得高興,也喝的盡興,以至于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從古至今,很多詩人和詞人都愛喝酒,酒也許可以給他們的創作帶來靈感。例如唐朝的李白,人稱詩仙,要寫詩, 必先飲酒,正所謂無酒不成詩。宋朝的蘇軾也愛飲酒,經常和朋友一起飲酒作詩唱和。

而女詞人便只有李清照了,不但飲,偶爾還有點醉。在那個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世界里,李清照,不但才情卓絕,而且與眾不同。她像一顆珍貴的名珠,一直屹立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史里,長盛不衰。

女中詞人,我獨愛李清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