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標題想起"生于原創,死于模仿"的。
我們每個人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出生之后我們必須通過學習跟模仿自己看到的東西。比如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就連最后死去,所有人都會化作黃土。
不過這里從一開始就有問題。我們生出來之前就是已經繼承了父母的基因。所以我們的行為往往也都是模仿于父母的。
其實我們一直在模仿,從未改變。
因為我們原創的基礎都是在建立在以往模仿的知識體系下。
小時候自己想到了"獨孤求敗"這個詞的時候我還得意洋洋。因為這個詞太厲害了,感覺自己就是不可一世的高手。直到我聽說了金庸,他的筆下早已經出現過這個詞。
這就讓我迷糊了,那到底獨孤求敗還能算是我的原創嗎?
可能大多數人都有過這種感覺。就是我們在自我創作的作品,與別人的同合的時候讓人感到挫敗。
我得問下自己原創到底是什么?獨一無二?其實根本不是這么回事吧。原創應該是突破自我。每一次自我創作的升華,能讓自己感到滿足的作品,這些我叫做原創。
知識本身就存在,我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
最后再搭一句"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