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野性的呼喚》

放下書的那一刻,必須承認滿滿都是被生命力震撼后的熱淚盈眶。

我是隨著杰克倫敦去目睹了一場傳奇,杰克毫不吝嗇的用精彩的字句造出了巴克綺麗的一生,而巴克生命中的轉折正是從文明社會開始。而我,則已最平靜的心態開始了對它一生的觀瞻。

生活在米克法官家中的巴克,本是一條流動著被持久馴化后平穩的血液的家犬,而在米克法官去世后,這一切,都宣告了結束。我個人寧可把這看作是它萎靡生活的結束,對,這是一個極好的開始。巴克在杰克的筆中不止是一條狗,它代表著勇士,帶有著與生俱來的傲氣與尊嚴。當它明白自己是在被販賣時,就表現出了它的不甘與倔強,它喚起了它沉睡著的血性,擊敗了兇殘的領頭狗斯匹茨,用它的不羈與霸道威脅著奸詐的狗販子,登上了它想要得到的位置。

巴克的一生,前半部分是以人類社會為背景的,而后半部分的舞臺是大自然。更像是從亦步亦趨到傲視一切的蛻變。這一歷程中,它所遇到的,見識到的除了自私自利,還有貪得無厭。從它當上領頭狗開始,便開始了同周遭一切試圖擊敗它的對手周旋,同類的窺覷與爭斗,人類的狡猾與為所欲為,讓巴克一次次崛起于絕望之中,用更為兇殘的手段讓自己穩穩的立于巔峰。與其說巴克的回歸是順其自然,不如說是現實世界把巴克鍛造成了一把只屬于荒野的鋒利的刀刃。

當然,在被它的強勁震撼到的同時,作為讀者,也為它的赤誠而感動不已。在它與人類最后有交集的那段時期,有幸遇到了唯一一個懂它的主人——桑頓,他們之間,好似跨越了人與動物之間的主從關系,更像是兄弟情義,惺惺相惜。桑頓用他的知性與善良得到了巴克用生命去捍衛的守護。最讓我難以忘記的是桑頓落水的那一情節,生死一線,巴克拼盡全力只為讓桑頓活下來,時間摧殘著人與狗的意志,更是震撼了每一位旁觀者。當巴克奄奄一息躺在篝火旁的時候,桑頓代替了每一個人,為之心疼。

《野性的呼喚》這本書以巴克的第一內心獨白為主,講述了狗眼中的世界,杰克賦予了巴克極致的力量美與野性美。書中有片段這樣寫到:“它被生命的洶涌,生存的潮汐所左右,每一塊肌肉,每一條肌腱,都被那種完美無缺的快樂支配了,”這就是巴克,它擁有最完美的軀體與最神圣的意志。

作品中把所有的野性美都傾注在了尾聲,“呼喚之聲”作為結局,透析了全文,巴克數次在夜半時聽到來自寂寥荒野的喚聲,它的血液,它的神經早已蠢蠢欲動。而這道神秘的身影也終于在最后一章現身。在我看來,巴克的荒野兄弟其實就是它自己,一個從未進入過人類社會的它自己。桑頓的慘死,讓巴克在嘶吼聲中得到了決絕的釋放,它用最殘暴,最原始,最純粹的方式向亡魂表達了它內心的悲痛與耿直的忠誠。那一刻,它佇立在深林中,是前所未有的孤獨,但也是最堅不可摧的。月色下的群狼成了它的附庸,一聲長哞劃破了所有的桎梏,向荒野,向自然,驕傲的召告了它蟄伏后強勢的回歸!

對于還處在文明社會下的巴克,杰克用這樣一句獨白表達了強烈的不滿:“手持棍棒的人就是立法者,就是主宰,你不可反抗他,你必須服從”,這或許才是杰克的真正主題。

在杰克的眼中,世界遵循的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強者才有資格活著。而巴克就是代表著競爭中的強者這一卓絕的身份,自私自利的人類也成了小說的反派代表。追溯緣由,縱觀全文,其實無處不表達了作者對美國社會的現實本質的無情揭露,他毫不留情的批判了人類中心主意,以及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

小說中,人類自以為可以用刀,槍,棍,棒制服一切想要制服的,但結局中黑爾一家的死亡也是對之最有力的反抗。確實,這個世界,理應有杰克所提到的生命平等,人類并沒有什么理所當然的理由去破壞自然界生態的平衡,而且,我覺得,自然的,原野的,野性的力量,是人類根本無法抗衡的。

? 對于任何生命來說,心臟的跳動足以蘊藏一片沃土,而欲望,就是萌生在這最隱蔽的地方,不論貧瘠還是肥沃,都在等待哪天被原始喚起,這就是一場文明與野性的較量。文明不代表奴役,而且是用棍棒奴役低等的生命。原始中的較量,比如那冠冕堂皇的游戲規則,都不抵“倒下去就是終結”這一殘酷而又真實的現實,人類究竟是以什么樣的姿態去拎著武器像自然宣戰?

荒野中是獨屬于頑強生命的舞蹈與絕唱,那是一種稱之為神奇的風景,屬于蠻荒的美。當然,人類并不是要掘棄文明,追求野性,這是屬于那些縱橫天地之間的生命的。

每個生命個體都有反抗的權利,也有釋放能量的權利,不管對象是人,還是動物,在其對人類社會沒有惡意,還有希冀的情況下,人類理應給其對等的權利與自由,而不是棍棒下的法則。更何況,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大自然,人類理應尊重那首獨屬于荒野的,年輕生命力的贊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