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朋友圈都在感慨薛之謙和高磊鑫。薛之謙在上海演唱會上為高磊鑫邊彈吉他邊唱《安和橋》,因為他十年前曾這樣承諾過高磊鑫。盡管兩人已經離婚,薛之謙依然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他說,“今天,我有一句話想對一個人說,雖然她沒有聯系過我,但我覺得她應該來了,高磊鑫。”
是的,她來了。多年前的一句承諾,本以為會隨著兩人關系的淡漠一起消失,沒想到,許諾的人去做了,恰好,被承諾的人也來了,兩個人的心意都沒有白付。
早在他們離婚的時候,薛之謙就曾發表聲明,表示他和高磊鑫屬于和平分手,自己甘愿凈身出戶,請大家不要去攻擊高磊鑫。薛之謙是明智的,高磊鑫是幸運的。婚姻繼續不下去,就瀟灑分開,分開之后還能為對方著想,盡力去保護對方,是最完美的離婚方式。
演唱會上薛之謙思念成殤,他唱道:
“是否說過要同去北方看雪景,
一晃如今已是十年前的約定,
我答應過會在演唱會上為你彈琴,
就讓我的歌陪著你遠行,
一路讓你聽……”
薛之謙對高磊鑫依然是祝福的,而高磊鑫來聽演唱會,也說明她并未忘記薛之謙,他們都在心底給對方留了很重要的位置。有網友喊話,求他們復合。可是,他們現在彼此祝福,默默懷念,不再打擾,才是剛剛好的距離啊。薛之謙好像也看透了這一點,所以最后他唱到:
“所以你好,再見。”
他們曾深愛彼此,但還是離婚了,說明他們不適合在一起。他們2015年離婚,現在已經形同陌路兩年了,這中間的兩年,誰又知道他們有沒有遇見更合適的人;再在一起,誰又能保證他們能夠繼續相愛白頭偕老?
記著,并不代表還在愛著;懷念,也不代表可以再次相愛。所有我們愛過的人,都不會輕易消失在腦海,即便也恨過,但相信很多人最后還是會選擇記住曾一起經歷過的那份美好吧。
我曾經愛過一個人。與其說愛過那個人,不如說愛過他的詩。
高二那年,我是語文班長,無意間在作文本上讀到他的詩:“清風無意弄白羽,凌星點點獨畫夢。”只那一句,就被深深吸引。從此開始默默留意他,讀他喜歡的詩,學他喜歡的畫,研究他熱衷的佛理和古醫學,連用的筆都是白色羽毛狀的……恰巧,他知道了,又恰巧,也對我有好感。我們就開始發短信打電話,但只是發短信打電話,不曾見面,因為那時候我已經轉學了。
我曾為他做過一個筆記本,專門找人像釘古書一樣用大針和粗線釘起來。聽說他喜歡陶淵明,就在里面寫了一篇假想陶淵明勵志故事的文章,抄了一些陶淵明的詩,畫了一些粗拙的工筆畫,好像還從書頁里剪下來很多好看的畫貼在了上面。具體都有什么現在已經不記得了,但那是壓抑高三里的一種心靈寄托,是充滿了希望和美好的回憶。
當然,后來我們戀愛過,第一次分手是他因為異地戀提出來的。那次分手也像他的詩一樣美,他寫了很多富有哲理和祝福的話給我,我在落羽繽紛的操場上讀著,享受著他的祝福,不覺得心傷。可是后來,他想復合我也答應了,又發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讓我感覺他不像他的詩那樣美好。之前我對他的理解好像都是我自己想象出來的,以至于托付了青春的全部執念。
我們不歡而散,我才終于了悟,早在第一次分手之后我們就不應該有繼續。停留在當初的美好和遺憾上,我的記憶也不會有情殤。
很多時候,我們害怕錯過,但真正去嘗試了才知道,回頭只會讓我們更加傷情。真正有緣分的人不會錯過,但真正不適合在一起的人,也強求不來。所以,當斷則斷,讓時間停留在最美好的時刻,不繼續下去就不會錯更多。那些我們愛過的已經錯過的人,就讓我們懷著祝福的心將之埋藏心底,偶爾想起,只念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