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到了黑白手機時代的結束,仔細想想,我用的手機到現在大多都是直板手機,對翻蓋推屏的手機感覺不太習慣,也許是因為我不太喜歡打電話的時候要用再翻一次手機蓋的緣故,尤其是在只有一只手能拿電話的時候。
媽媽用過一個翻蓋的手機,是聯想出的第一款翻蓋彩屏手機。造型很新穎在當時來講。但質量很差,經常收不到短信,有時候還會死機,這在功能機時代是不可想象的奇怪事情。沒用一年就換了別的手機,當時媽媽用的筆記本電腦也是聯想的,同樣也是經常死機,散熱不好,速度慢等等問題。從此,我和媽媽對聯想這個品牌算是敬而遠之了。
等我到了大學3年紀的時候,那時候是2008年前后,諾基亞在我的暴力使用下終于一命嗚呼,當時這是在復習考研的階段,學習班的一些上課通知都是通過短信發到我們學員的手里的,在問了修手機需要30元,而賣掉手機也只能賣掉30元的情況下,我做了一個決定,賣掉手機,從新買一個新的手機。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我心里是用什么得失關系等式來衡量的。但我的第一部彩屏手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進入了我的生活。
為什么說是進入生活呢?用這樣一句擬人化來形容一部機器?因為它的功能非常多,而且影響了我的生活。彩屏手機是沒名字的山寨機,廣東人叫這貨是馬桶機,意思是這類手機的芯片都是一樣的,只是外殼不同。但它有很多功能,如果說諾基亞給我的印象還停留在能打電話發短信的通訊設備這個概念的話,這部馬桶機告訴我,它還能當MP3,可以拍照,可以閱讀電子書,可以上網看網頁,還能上QQ。
這對于我來說,無疑是拓寬了我的手腳,以前是很多工作離不開電腦,看資料,查數據總要用電腦來操作,如果沒有網絡的話,還要去網吧去下載資料拷貝到自己的電腦里。而有了新的手機,我把英語聽力拷貝進手機內存卡里,在去學習班的路上可以一邊走一邊聽。把英語單詞做成txt文本文件,可以隨時拿出來背單詞,而不要總是帶著單詞口袋書。總重要的是它可以拍照,讓我多年的攝影愛好能夠發揮出來。
現在翻看當時拍下來的照片,回憶過去曾經到過的地方,真的是很有意義的事,各種往事,情緒紛紛涌上心頭。
從這部馬桶機開始,我把手機當作了一種生產工具,它能幫助我,節約很多時間,同時能在手機里生產有價值的信息,還能幫助我提升自己,而且能提升我的眼界。
也許從2008年這一刻開始,手機對于我的意義就和別人不再相同。它不是聊天解悶的玩物,而是拓展我能力的生產工具。這一點也導致了我對手機的態度,感情,看法,價值取向和其他人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