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認識了某平臺的簽約寫手,恰好他又是我的老鄉。下班的時候他給我發來一條微信,大意是某出版社看中了他的一篇文章,想邀請他寫書,他問我有沒有這方面的經歷。
我告訴他,現在五花八門的出版社太多了,最好的渠道應該是去找熟識的作家出過書的出版社,或者去找一些熟知的出版社。因為市場上大大小小的出版社,怕是真真假假出現拖欠稿費或者不付稿費的情況。他驚訝的發來一個表情,說看來你是了解過這行的啊。
我確實是遇到過類似的問題,那時候我連出一本書的流程也不懂,既沒有交選題報告,也沒有交目錄,也沒有和編輯有過多的交流,就平白無故等了幾周選題就被拒了。我也遇到過說喜歡我某篇文章的編輯,想拿去出合集,但是最后都不了了之了。這一次,不是他問我這些事我都記不太清楚了。
我郁悶和低迷過一陣子,可是我知道寫字還是我喜歡的事,所以現在還是在這條路上走著。有個同寫字的女生告訴我,她很怕編輯要她寫的稿子被拒,所以都是寫好了放在各平臺上,編輯喜歡就拿去,她說去年寫過一個十多萬字的小說,編輯告訴她某個地方不滿意叫她去改,她都感覺很失落。那如果拿自己的經歷和她相比,我是被拒過很多次,被否定過很多次,大大小小。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這本書是豆瓣紅人,特立獨行的貓的第四本書。她在自序里寫著,很多人問我,這些年你一直寫勵志的雞湯文,天天這么勵志不累嗎?
而她說,“事實上,我從來不曾想要寫什么勵志,寫什么雞湯文,我一直只是在分享自己從畢業開始走過的每一條路,有自我感覺牛X哄哄不可一世的樣子,也有痛哭流涕感覺過不下去的樣子....我只想把我遇見的一切寫下來,這些文章不勵志,不雞血,像流水賬一般,記錄下我青春里的每一次內心的波動與思考,是我的紀念。“
在看這本書很早之前,我就有關注她的豆瓣,博客。收錄在這本書里的《這七年來,下班后我一直在堅持寫作》也是最早感觸到我的一篇文章,我記得那是今年初春下雨的某個早晨,我在我家樓下面館一邊等面條,一邊一篇篇的翻看她的文章,就看到了這一篇。
她寫到當她第一次文章被上新浪首頁推薦閱讀的時候,曾被同事懷疑是不是動用了公司媒體資源,年紀長她的同事,甚至會在背后議論她,從她的座位經過的時候會翻白眼。七年后,她說到她開始做電影,寫的文章滿天飛,有很多文字,甚至改變了一些年輕人的青春路,她說這就是成績。
很多人都說討厭雞湯,罵那些天天寫雞湯文的人是雞湯婊。甚至有人跟我討論一些問題的時候,我對個人的努力一定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去過多想別人的生活這個觀點據理力爭的時候。別人說我,你是寫雞湯文寫多了吧,感覺無法正常交流了,我只能呵呵了。
我其實想要說的是,沒有人能靠自己不努力,專門販賣雞湯而得到市場認可的,而這個社會的血雨腥風,又有多少人是真心被那些身體力行的雞湯文和作者感動到,披荊斬棘的面對每一天的呢!這個并非名校畢業的女生,從23歲開始堅持寫作7年取得的現在的成績,其實就是最好的證明。
溫暖人心的她給我們的第四本書,除了繼續記錄著她的故事,也在書中給出了很多有關大學生和初入職場的新人的一些干貨指導,例如大學四年對專業沒興趣怎么辦?你不可不知的六種求職新渠道?如何出版人生的第一本書?
我把她的書放在枕邊,在每個夜晚讀一章。我想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動派,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