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讀得再多,情商低又有何用

? ? ? 智商和情商一直以來都是離不開的話題,智商固然重要,助你成功登峰,但情商卻能讓你少走點彎路。今天我要講的并不是關乎成功與否,而是人際關系的一些見解。


? ? 本著一些興趣愛好進了一個讀書群,群主開始的時候我頗有好感,認為是一個可以相處愉快之人。我在群里也如魚得水,與群友們談天說地,頗為自在,群主偶爾也會發一些觀點交流后總結出來的見解分享到群上,但如果沒有下面這件事發生,我還一直以為群主是個謙謙君子。


? ? ? 其實事情本來就是一場烏龍,群里有人提議說有沒有觀點交流群,我頗感興趣,便詢問群主是否有其他觀點交流群可以加入,他回我之后分享一張二維碼名片,便不由分說把我踢了,真是莫名其妙。我很是納悶,認為群主誤解了我的意思,我便去掃了那個新群碼進了,向群主詢問是否誤踢,因為我自認沒有違規,并解釋了一下,能否把我拉回原來的讀書群,畢竟老的群打有些交道了,有些舍不得,新的群一片沉靜,基本就是個擺設。但遺憾的事群主遲遲沒有回我消息,我本想單獨跟群主說的 但我早就被他拉黑名單了(這可以理解,畢竟那么多讀友保留下來沒什么用),我就只能通過群里@他的方式來傳達我的意思,我還通過加原群的讀友幫我傳達一下信息,但始終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我就有點生氣了,你踢了就踢了,我解釋也解釋了,到底是哪里來的臭脾氣?我有點坐不住了,便質疑群主是不是在裝死(也許有些過分),不一會兒一直消失的群主便跳了出來,懟了我說與其這樣鬧不如自己去建個群多開心,然后又把我踢了。我頓時就無語了,這什么鬼?我鬧了嗎?大家來感受下便知我是否是在故意往我自己有利的方向上說。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說實在話,我有些失望。本以為是謙謙君子,卻怎料是偽君子,當初我申請加入的時候他說誤踢請聯系群主很可惜,他并沒有按他的群規來,也許是他制定的,最終解釋權由他所有,這個沒辦法。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我也不知道眾人對我的做法是如何評價,但就我個人反省認為,我其實做法并不過分,如果群主在踢之前能夠跟我溝通一下,也許事情并沒有那么糟。興許我的那句裝死過分了吧,這個我道歉,但我都是盡量以禮貌的姿態克制自己來跟他對話,畢竟莫名其妙就被踢了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而希望回去的愿望也并非過分,但很可惜,群主最終的行為讓我頗為失望,借用我所加群友針對我的情況的評價:道貌岸然,人模狗樣,著實令人可笑。偽君子和真小人,到底是小人披上了君子的偽裝,還是君子自甘墮落變成小人,這些都無從猜測。


? ? 我個人認為,一個人待人接物,最基本的便是要禮貌,不求圓滑世故,但求彼此都相處得開心,這便是情商的一種,有人也許會講,得了,別惺惺作態,你不也是一副禮貌的嘴臉卻不知什么時候撕下面具?真的很遺憾誤會了,待人以禮講的是公平相待,而不是單方面的跪舔,我對你禮讓有加,你卻依舊不理不睬,我又何必以德報怨,熱臉貼冷屁股呢。我的處事原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斬草除根(非原創,出處忘了)沒有人是該死,也不是說好說話的人便可以肆意拿捏,每個人都有陰暗面,我選擇了好好相處,你卻從頭到尾不加尊重,反而指責我虛偽做派,這不是雙重標準嗎?


? ?


? ? ? 有人標榜說直言直說為性格,這沒錯,但請分場合,這不是進諫,不是你該忠言逆耳的時候。我們與人相處,有的時候講的恰恰是投機,而不是我在戲談你卻在一本正經跟我講道理,我傷心落淚需要安慰,你卻在一旁數落這和那做得不好讓人有可趁之機 。

圖片來源微博


? ? ? ? 曹雪芹說過: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會不會說話,決定了你是否能否走遠。雖不一定保你榮華富貴,但保你大難無虞卻是可以的。也許有人會鄙夷,這不是虛偽嗎 只說好聽話,甜言蜜語誰不會。這又誤解了,贊美他人誠不誠心又不一樣,即便你心中不敢茍同,但既然不是沖突到你的原則性問題和利益,又何須明面上表達出來惹人不快呢?

? ? ? ? 蔡康永說過:做自己跟沒禮貌,往往就在一線之間。能換一種方式好好說話,為什么要以劍拔弩張的形式來彰顯自己的個性呢?禍從口出,此刻你逞口舌之快,話者無心,聽者有意,碰到包容通透的人也許一笑而過,但碰到一些堅持自己性格的人,也許你的耿直爽快脾性恰恰葬送了你自己。三國時期,禰衡他恃才傲物,目中無人,自以為大材小用,生不逢時,擊鼓罵曹,對曹操文將武將一番評頭論足,把所有人都得罪遍,最終落得身死急性子黃巢之手的悲劇。雖說是狂士傲骨,但完全沒有必要,固然有才,卻不能盡其才,只能說可惜。不能怪別人容不了自己,只能怪自己太過乖張惹人不快。不懂人情世故,縱有滿腹詩書又從何處伸展?恃才傲物看起來很酷,但卻是以自己前途和生命做賭注。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真正的文人,往往謙遜不擺架子,待人以禮,即使要評判,也時刻照顧著他人的感受。啟功先生書法了得,有人用低價購得落款啟功的一副對聯請啟功過目,啟功連聲說好,然后悠悠的結尾說“這字比我寫得好!”,聞言者不禁傻眼。面對贗品,啟功先生本可以鳴鼓而攻之,但他卻選擇了幽默風趣的方式給予了評判,既給足了面子,又意有所指。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同樣,與此頗為相似的一件趣事,有人曾用高價收購的一副韓氏作品請韓美林鑒定,韓美林一眼看出是贗品,詢問得知此畫是該人高價收購而來的,便笑道:“說實在話,比我畫得好。”收藏者聞此言,臉色瞬間煞白,韓美林見此情景,趕忙改口:“這是我畫的……如你不嫌棄,我可以在畫上再給你題上字。這樣價值更大些。”那人才稍微好轉。大師心態超然,看淡侵權之事,的確非常人能比。他們的闊達樂觀我們沒能到達其高度也許學不來,但他們的說話方式含蓄委婉確實值得我們學習。收起了咄咄逼人的話語,換之以幽默舒心的交談,即便傳達意思不變,但落差總不至于太大,不是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興許古代歷史上有不少狂傲不羈的文人雅士流芳千古,導致了如今很多人刻意去模仿和追捧,不斷標榜著做自己,引以為豪。卻殊不知自己有沒有與之相當匹配的資本,也不知道歷史的潮流永遠在前行,此一時彼一時。古代文人特殊脾性卻最終平安無事的,那是他們擁有傲人的資本且有運氣加成,這些都是無可復制的。而且,我們似乎搞錯了對象,當初的文人雅士是不滿權貴的相互勾結不愿同流合污而選擇了清風傲骨,如今當代的讀書人士自以為讀了幾年書看了幾本書便參透了世間道理,一副清高傲世看淡紅塵的姿態,臉上寫滿了你不夠資本沒資格與我說話的不屑,而且是逢人便是如此矯柔做作,與當初的文人雅士所散發出來氣質完全是兩碼事。當初文人雅士是傲給自己看的,現在他們是傲給別人看的。本來,觀點不合,可以好好交流,誤會未解,可以聽聽解釋,可他們偏不,“天大地大,為我獨尊,觀點不合,拉黑別人”就是他們常見的處理方式。這不前不久我在知乎在一個貼評論贊同了作者的觀點:即很多網友不細細看觀點一上來就噴,我還列舉了我親身經歷(試衣間案我的評),然后有一名認證浙江大學的網友來評論我,言語間充斥著狂傲,我覺得是我意見表達不周引起的緣故,當我試圖回應他的言語時,我發現我被拉黑了,真是莫名其妙。(因為有點生氣我當時也沒多想,就沒截圖,我也刪了與他的對話并把他拉黑了)太不該了,是不是我要求太高的緣故,讀的是雙一流大學,人品卻在底層漂浮。試問一下,讀再多的書,卻蠻不講理甚至有甚者干著流氓的事,這不是衣冠禽獸又是什么?道不同不相為謀?我愛咋咋你管的著嗎?好吧,那就希望那些自視清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能夠收獲自己的開心吧。


? ? ? 馬云曾經在演講的時候曾提及相關觀點:人成不成功和讀書多少沒多大關系,智商極高,情商極低也是無法成功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的觀點我很贊同,書讀得再多,情商不高也是枉然。情商通俗點講便是會不會說話會不會做人。這與甜言蜜語,巧言令色無關,也與忠言逆耳,好話少聽無沾,這其實是一種禮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的一種方式,它關乎著個人的修養品行。情商高的人,你與他相處會很愉快,即便他要批評你,他也會選擇一個你能接受的說話方式,時刻在乎你的感受。也正如戴建業老師說過:同樣一句話,可以說的別人聽的很舒服,有的時候說的別人痛苦死了,它不僅是語言表達的問題,也是一個情商的問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并不是虛偽,也不是所謂的矯情,這是品性,不要胡亂猜忌,否則你會活得很累。讀書少沒關系,你與人為善,待人以禮,淳樸的樣子令人相處愉快,反倒是那些自命不凡的讀書人士,基本的禮儀做不到卻還在吟風弄月,故弄玄虛,以此標榜為個性,出口便刺耳卻還粉飾為直言不諱實話實說,著實令人作嘔。讀再多的書,沒能修身養性,反倒滋長了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只能說是一種附庸風雅,無所用處。


? ? ? 村夫不識字,逢面微笑道好;

? ? ? 文人讀遍書,碰面高高在上。

? ? ? 眾生百態。

圖片來源網易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