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是“緊張的孩子”?

1.

???

必須要說,我的媽媽確實是非常好的媽媽。但是從小在她的眼里,好像我就是一個“小笨笨”,干什么都慌手忙腳,磨磨蹭蹭,笨手笨腳,十件事情有八件都做不好。

如果她想讓我做什么,我總是喜歡把她趕走,或者拿到沒人的地方做,再拿給她看。因為在她的眼前,我不由自主地就會覺得緊張,還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把事情辦砸。

就拿做飯來說,大學時一大票同學要去某人家聚會,說好每人做兩個菜。我先回家實踐,在問好了具體步驟和要領之后,我把父母全部趕出廚房,關上門大刀闊斧地做。我媽不時在門口探頭,問我要不要幫忙,都被我趕了出去,我說有她緊張。雖然過程各種不順利,最后還是把四個碟子端上桌子,味道差強人意。

我媽說,我想給你幫幫忙都不讓。我說,有你在我就緊張。大家都笑了。可是我真的是緊張啊。

到現在我自己小家掌勺多年,可是還是不能夠很順暢地在我媽眼前做事。那天回家,我進廚房想要幫忙。我媽說,你幫我把雞蛋打散吧。結果,你都想不到,我——一個三十幾歲的人,一個從二十六歲結婚就自己開伙做飯的人——四個雞蛋,失手打在地上兩個,被我媽數落著轟出廚房。

高中的時候,一個特別嚴厲的數學老師上課特別喜歡提問,有時課前就是概念的背誦。我性格內向膽小,更害怕答不上來沒有面子。于是課前在家使勁背啊記啊。怕什么來什么,上課被叫起來的時候,我還是磕磕巴巴說不利索。

焦急中我使勁揉鼻子,手不自覺捂在嘴上。“一個女孩子,哪那么多小動作,好好回答問題!”老師走到我身邊嚴厲地說。

于是我放下手,手指使勁地抓著課桌的邊緣。“把手放下,站直了,別靠桌子。”老師又說。手足無措怎么能形容我當時的緊張,真的是快哭出來了。

我不記得那次我是如何坐下的,只記得從那以后,那個老師認為我不用功,課堂上特別注意我,做習題練習的時候也常常站在我旁邊。在他嚴厲的、充滿不信任的目光注視下,我的手心和額頭一起冒汗,越是緊張越一個字都看不進去,越想表現好點讓他改變印象,越是腦子一片空白。有時回家能做好的題,課堂上也寫得七零八落,那個老師更堅定了“她不好好學習,要多盯著她”的信心。

有人說,你怎么不去跟老師溝通,把你的感受和情況說說。可你想想,一個膽小面子薄、成績不好的女生,路上碰見老師都恨不能繞開走,怎么有那么大的膽量跟老師溝通呢?

再說,即使我有膽子去找老師說話,我能說什么呢?說,做練習時你別盯著我看,你不看我我就會寫。我難道要上天啊?老師注意你是提醒你集中精神,是希望你成績提高,如果我這樣說,真的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自找倒霉。

這個嚴厲的老師教了我們一年,我數學就“糊涂”了一年。高二換了老師,對這樣我一個不起眼的小女孩,他恐怕都記不起我叫什么。可是我的數學成績反而提高了很多,用老師家長的話說,我是學“開竅”了。其實,我覺得自己是因為上數學課不再緊張,不再感到壓力山大,看書做題都覺得很踏實,自然就學會了。

2

你是不是也曾經覺得自己做過那個“緊張的孩子”。在你所在乎的人的注視下、在你所在意的場合里,越是想表現得完美越是緊張,越是想做得好越是各種出狀況。

你有沒有遇上過這樣的時候,你本來就不放心讓孩子爸爸給寶寶換尿布,看著孩子爸爸手忙腳亂笨手笨腳的東拉一下,西拽一下,把孩子弄得哇哇大哭,還把便便蹭得哪里都是。你忍不住用責備的口吻數落孩子爸爸:“你不能先把寶寶屁屁擦干凈嗎,先弄孩子,你抱著臟尿褲干嘛?”“你看你笨的,把孩子拽疼了,快放手!”孩子爸爸本來想幫忙,可在你的指手畫腳之下更加緊張,無辜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能力并非生而有之,都是在不斷學習和練習中獲得,“緊張的孩子”這個現象在學習的最初階段最容易出現。

>心理學家這樣認為,如果從事的活動時相當數練或者是簡單的機械性勞動的話,他人在場的關注,可以使人提高效率,使成績更出色。而相反,如果活動時正在學習的、不熟悉的工作或者“很費腦子”的,這個工作需要集中精力完成,那么其他人的在場反而會對人產生干擾的作用,使活動的效率降低。

本來在做一些不熟悉的復雜工作時就容易有緊張焦慮的情緒,又是在格外害怕的或者特別在意的人的眼前,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又用多少精力是用在做事情上,而不是緊張焦慮上呢?過度的緊張焦慮更會阻礙工作的完成。這就是為什么,越希望成功越緊張,越緊張越出錯。不止出現在孩子身上,大人也會如此。

我們知道心理暗示和思維定勢對成功的影響。一次次的失敗會引發人消極的、關于我不行的心理暗示。而在今后類似的情境中,失敗的定勢更加重了人的挫敗感,直接導致失敗。

當我們在最初的學習階段小心翼翼地練習時,一個人在旁邊一個勁地強調你如何不對、如何不行,一次次挫敗感讓你更加無助,你是不是會有把手里的活計一扔,大叫“我就是不行,我不干了”的沖動?

就好像在我先生陪我練車上路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戰戰兢兢,他在旁邊一會兒一聲“看人,小心”,一會兒一聲“壓實線,你傻啊”,于是我把車歪歪斜斜停在路邊,和他大吵一架。

可是,孩子呢?在孩子最初學習探索時期里,你對他行為的反應就是他人生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被罵了被懷疑被否定之后,不可能像我一樣強烈地反抗,發出內心不滿的情緒。然后呢?所以他們更容易被“我不好,所以我不行”的負面情緒包圍,以致影響成人后的行為習慣,就好像我至今還會在媽媽的廚房里打碎雞蛋一樣。

3.

正因為自己上學時的經歷,當我站上講臺的時候,格外顧念有可能成為“緊張的孩子”的學生。

當我布置一個任務之后,我會稍微給學生一點時間拉開一點距離,讓孩子們有自我緩沖和調整的機會,再給我演示獲得的結果。我會在觀察中提醒懈怠的學生,但不會久久盯著一個略顯笨拙的學生,因為我還清楚得記得當年我就是那個被負責又好心的老師“逼”的太急的“緊張的孩子”。

當我監考的時候,我會勻速地在教室里巡視,不會久久地站在一個學生旁邊,特別是不會站在那些天性羞怯的學生旁邊。因為考試本來就夠讓人緊張焦慮的了,一個嚴格的班主任還盯在你旁邊,我實在不忍心再徒增孩子們的壓力。

當一個孩子反復做一類題目都不能成功的時候,看著他含著眼淚緊張的樣子,我也常不忍心去責備,有時反而會舒緩語氣,告訴他這個沒有想象的那么嚴重,放松放松,過一會兒我們再試。

為什么?因為在他反復嘗試并失敗的時候,也是孩子最無助害怕的時候,我再反復強調他的無能除了加速他眼淚的流速別無它用。橡皮筋拉到最緊也會崩斷,何況孩子并沒有十分強大的心靈。安撫中給予孩子你完全可以做好,沒有必要如此緊張的心理暗示,短暫的休息之后反倒能做的更好。

這個也特別適用于我陪寶寶練琴的時候。單調枯燥的一條一條練習曲,反反復復,一次次加快節拍器的速度。有時一個條目反復多次都練不過去,也許有的家長覺得這是加強意志品質鍛煉的好機會,一定要讓孩子堅持住。可是我們要知道,這個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并不是集中在琴譜上,更多是集中在錯誤的體驗上,賭氣似的焦急地希望成功,這種情緒常常是對成功于事無補的。

與其堅持與呵斥,不如抱一抱孩子,擦一擦他委屈著急的淚珠,來一個中場休息,或者換一個孩子更喜歡的曲子彈彈。常常是,休息一會兒放松下來或者換一天再彈的時候,出現讓孩子自己都很吃驚的進步。

一次在超市結賬,那個收銀的男孩子大概是剛剛入職,一個老職員一邊演示一邊向他講解步驟和方法。排隊到我結賬的時候,那個老職員被別的事情叫走。

我想我大概是他今天獨自接待的第一個客人,他掃描商品裝袋的動作有些僵硬和緩慢,不自然有些歉意的沖我笑笑。我也沖他笑了一下,故意在拿錢包的時候慢了下來,在書包里翻找并抱歉地說,“不好意思,您別著急,錢包壓在下面了。”在他完成了服務,最后把零錢找給我的時候,我看到他如釋重負地松了一口氣。我知道,他下面的工作會更加順暢。

第一次開車上路的新手,在紅燈停在第一個,因為看了一眼后面長龍似的隊伍,不太熟練的起步似的車熄火停在中間。這個時候,聽著后面震耳欲聾的鳴笛(也許開著車窗還能聽見幾聲國罵有關的問候),新手司機也就瞬間變身成為“緊張的孩子”。

在這些時候,請一定寬容地給這些“緊張的孩子”一些時間和空間,未必他的能力不及,有可能只是過分緊張導致神經的興奮抑制了正常的能力發揮,因為你的催促呵責不但于事無補,反而可能把情況弄得更糟。

也許有一天你也可能是那個需要被寬容和幫助的“緊張的孩子”。用你希望別人對你的方式對待別人,是與人相處的黃金定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許你一世承諾,從此不變心,許你一世繁華,看盡風吹日落,許你一世幸福,陪你白頭到偕老。許你我一生,定不負佳人所托。 ...
    守望星星12閱讀 679評論 0 0
  • 梅蘭芳 梅蘭芳書法欣賞:梅蘭芳先生的書法雖沒有他的戲出名,但是其書法功底深厚、清靜雋秀,以行楷書為主,小楷尤精。 ...
    書法人生閱讀 352評論 0 2
  • 2017.5.10 星期三 累計95 一、目標: 新一輪目標仍然要實現財富收入50萬元(7月底)。通過我的目標實現...
    鵲曾閱讀 127評論 0 0
  • 假期去朋友家玩,她和家人聊天時無意談到專業問題,然后她的媽媽,外婆以及親戚再也停不下來。 媽媽說“當初讓她別報這個...
    清靈一隅閱讀 28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