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醉花陰》
到底是怎樣的哀愁,連一葉扁舟都承載不動,但倘若因此沉溺,那或許也是好的吧,起碼可以免去欲語淚先流。落花觸地,是不可更改的結局,人走茶涼,終是要淡去芳華,物是人非。生活,很多時候不是在享受,是在掙扎。
“風住塵香花已盡”那時花開,最是風姿無限,即便凋殘,也要讓泥土染上芬芳,繼續灼灼其華。然不過是在茍延殘喘,用眼淚澆灌著即將枯竭的生命。
每個人的一生,就是一個故事,在故事里,我們都是主角。不停的演繹著顛沛流離,歌盡了悲歡,旁人卻半點不得左右。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曾經,那個喚作李清照的女子是那樣的純真,甚至帶著不諳世事的天真。“常記溪亭日暮,興盡晚回舟”如若不是當時貪一時之快,或許就不會驚擾了那原本應該平靜的生命。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點絳唇》
那是他和她的初次見面,驚喜,羞澀。剛剛在春光明媚的院子里蕩完秋千,懶洋洋的收拾收拾,院中瘦弱的花枝上掛著晶瑩飽滿的露珠,恰如此時自己香汗淋漓,濕了羅衣。忽聽外面響起腳步聲,猝不及防,來不及穿上鞋子就跑開,就連發間的金釵也遺落了。可是又禁不住好奇心,于是偷偷回來,假裝嗅著青梅,看著不遠處的人兒。
那人,最終成為了李清照的夫君,這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倚門回首,惹一段情緣。他是當朝禮部侍郎趙挺之的三公子趙明誠,不管是論家世,論才學,論相貌,這樁婚事都完美的無可挑剔。
據說,她們二人,連上天都是祝福的,且暗暗給了提示。說的是趙明誠曾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醒之后,只記得三句話“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言”與“司”和是為“詞”,“安上已脫”是為“女”,“芝芙草拔”是為“之夫”,連起來便是“詞女之夫”。不去論真假與否,或許真是這兩人有過的幸福太讓人喜歡,甚至為這喜,可以淡忘所有的傷痛。
趙明誠雖身份高貴,卻無絲毫紈绔之氣,喜好文物字畫,十分致力于收集前朝的金石刻碑。且文采斐然,對同樣才華橫溢的李清照,愛之,也敬之,有著說不盡的美好。
有一年重陽節,李清照寄了一闋詞給在外當官的丈夫: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
接到詞之后,趙明誠反復讀著,讀著妻子的思念,深為之感動。只是,這闋詞所展現的才華,絕不亞于須眉男兒,趙明誠雖嘆賞不已,卻又不甘心在李清照之下,于是閉門謝客,三天三夜,作詞五十首。之后將李清照寫的那首慘雜其中,并未署名,拿與好友陸德夫品評,決心一較高下。陸德夫把玩再三,說道:“只三句最佳”,趙明誠聞言后,趕忙詢問是哪三句,陸德夫答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明誠莞爾一笑,徹底服了妻子。
官場之中,看似富貴安寧,實則處處埋藏著危機。黨派之爭又在朝中鬧得不可開交,尤其是在亂世里。李清照父親李格非所屬的舊黨失勢,深受牽連,被害下獄。而趙明誠之父,也就是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卻位極人臣。
為了解救父親,李清照上書趙挺之,希望看在兩家聯姻份上出手相救。她道:“何況人間父子情,識者哀之。”可趙挺之怕惹禍上身,并未理會,李清照無奈,嘆道:“炙手可熱心可寒”,她是第一次意識到官場的黑暗,第一次嘗到世態炎涼。
但趙挺之也很快遭到了不測,他最終敗給了善于某權的蔡京,回家后沒幾天就郁郁而終。趙挺之死后,趙家的災難便開始了,好在最終都保全了性命,只丟了官職,遣返回鄉。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一次官場失意,還差點喪命,卻有了朝夕相伴的十年相守。李清照隨趙明誠回到鄉間青州,那時真可畏是無官一身輕,兩人共同收集前朝文物,撰寫《金石錄》。那十年間,因為這兩人,青州總是有著淡淡花香,沒有亂世里令人窒息的硝煙,那是屬于他們的青州。
李清照想要的是這樣的平淡,但趙明誠不甘,所以一有機會,他毅然走出了青州,離開了李清照。十年幸福生活,至此戛然而止,后面等著他們的是無數坎坷,只有前進,無法后退。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
這闋詞,當作于此別離期,正是清秋冷落時節,荷花已凋殘,香氣已散盡,從中更添幾許凄涼。獨自泛舟,仰頭望天,誰能寄一紙書信來。這份相思,始終無法拋下,哪怕只是一時一刻。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其實流水也有情,落花亦無意,只是一種相思,會引起兩處閑愁,倒不如各自無情,縱不想見,亦相知。
上天到底是小氣的,這十年舉案齊眉的生活該要償還了。自從再次踏上仕途,趙明誠夫婦便聚少離多,最終,趙明誠死于赴建康上任途中。那一年,趙明誠49歲,李清照46歲。
那時,金兵入侵,經歷了靖康之難,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也只能帶著多年收集的文物南渡。我時常不解,為何上天總是要折磨才華橫溢的女子,難道就因為她們有過人的才華,就必得要經歷這些痛苦,才算公平嗎?
公平?這世間何來公平,不過是失意人自欺欺人的遐想。
晚年的李清照,因為一個庸俗不堪,一個唯利是圖的張汝舟,沾上了終身都洗不去的污點。李清照曾改嫁給張汝舟,此人出現在趙明誠逝后,李清照孤苦無依,染病在身時,一出場便是一腔甜言蜜語,對李清照無微不至。最終為了生存,李清照下嫁給了張汝舟,但這不過是一個騙局。張汝舟從未對李清照上心,他想要的其實只是李清照身邊的文物,所以當他得知李清照身邊的文物所剩無幾后,立刻露出了他的貪得無厭,對李清照態度粗暴,甚至拳腳相加。
李清照怎能忍受這樣的恥辱,所以不顧世俗理論,將張汝舟告上了衙門。而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妻子若告發丈夫,即使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受牢獄之苦。可幸好由于家人收買了獄卒,入獄九天后,就出了監獄。而張汝舟也確實貪污受賄,經朝廷查證屬實后,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李清照終于脫離了魔爪,這一段不滿百日的婚姻宣告結束。
我的夫君,如果早知,會是這樣的結果,你當初還會作此選擇嗎?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
這是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李清照又是中華歷史上不可復制的傳奇,出現了獨樹一幟的易安體。易安,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她只是想要安寧,只是,為何就這樣難。
首句連用十四個疊字,她是有道不盡的苦楚,復雜的心事早已無人可訴。涼意襲來,身冷,心更冷。空中略過的雁兒,似乎是老相識了,地上堆滿了落花,空無一人,只能一個人靠著窗子,等待天黑,可是漫漫長夜,又當如何度過?這點點滴滴哀愁啊,要怎樣才能說盡?
何瀟湘 20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