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

很久沒有認真的去考慮人際交往的事情了,因為我認為這件事情不太重要。但就目前來看,我可能需要重新把這件事情提上議程了。在過去的兩年時間,我的大部分困擾都來自人際交往,那時剛真正的走向社會,社交的人際交往的經歷貧乏,自己的內心也不強大。那時自己的價值觀也急需糾正,一味的去強求在別人眼中留下最好的完美的印象,做的很多事情都并未考慮自己的感受,忽略了自己的內心,僅僅去為了贏得別人眼中那種虛無縹緲的贊賞,于是成為了別人眼中的暖男或者一個好人。自己把精力花費在這種事情上,而忽略掉了真正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提高自己。

其實在人際種不必一味的付出,大部分人際都是價值交換,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價值,那并沒有交往下去的意義。這個價值包括互相給予對方物質、精神上的幫助或者生活、工作中的便利。如果對方一味的接受,或自己一味的付出,那保持距離就好。如果自己由于一些因素一定要付出,那不牽掛于是否對方會把這份人情還給我,如果有牽掛之心,就是困惱的源泉。去幫助別人不期待別人的反饋,而僅僅為了滿足于自己內心,不愧于自己內心,是保持內心寧靜的哲學。

于是現在,我的大部分生活的愉悅和樂趣都不是人際交往中獲得,而是通過獨處獲得。獨處的過程中即能得到快樂,又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獨立的空間來提高自己。不好定義現在的內心是否強大,但是相比于過去,我發現了一種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的樂趣大概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獲得,一種是與自己相處,一種是通過人際交往。可以把獨處的權重設為很大,但人際交往的權重不可無。認識一種社會動物,社會性質是人類的一種屬性。社交可能不一定帶來樂趣和快樂,但是人需要通過它達成一種目的。而不能僅僅因為要達成目的才去社交,要發自內心的去喜歡、去發現社交帶來的樂趣才能真正意義上的社交。

現在的狀態,在工作中的交往中順其自然,不期待別人的反饋,不計較別人的過失,不講太多的廢話。正是由于和別人的交往的行為和言語少,所以要把每個過程和細節盡可能的做好。

那么,交往中有什么細節需要去注意?工作中的交往需要去注意什么?工作中交流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通過交流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工作是為了學到更多)?如何通過更多的連接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利益?工作中的交往和生活中的交往有什么區別?

在此提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