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錦非
以前讀書的時候,羨慕寒暑假不用上學,現在我發現,不光羨慕寒暑假,還懷念以前讀書的時光。
一年級一個夏日午后,半個班的男生在祠堂打紙片,玩的不亦樂乎,忘了上學,小時候經常這樣,玩到忘記飯點,總是被老媽拎著耳朵回去,不只是哪位小伙伴的卡片輸光了,這才結束戰斗,悠哉悠哉地上學去,走到半路遇到班主任不知道是騎著鳳凰車還是二八大杠來找我們,那時還不知道我們遲到了,誰要是有塊電子手表,他家絕對有香港客,都是到點就去上學,只是那一次跑偏了…兩眼對一堆眼,場面一度很尷尬,于是被班主任帶到了辦公室站圈圈,一群人一起站圈圈,場面特別壯觀……
二年級喜歡玩火,拿個鐵罐頭,去祠堂掰點香客敬神明燒蠟燭滴下的蠟,然后就開始燒蠟,臘熔化沸騰,往里邊加點水,奇跡出現了!蘑菇云!很震撼!加水的時候,小伙伴都會躲得遠遠的,而加水的那個人則是勇士。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有一次我還沒來得及躲開,小伙伴就往鐵罐頭加水,然后悲劇就發生了,蘑菇云炸到我了,額頭上燒壞了一塊皮,好了也會留疤,加上小時候黑不溜秋的,那時候又多了一個外號:包公!班主任聞訊后來家訪,說如果我不調皮好玩,把自己搞傷了,我是班里最帥的,我知道班主任是在安慰我,但我當真了,就是這么自信……
三年級開始學英語,老師說了,只要回答問題答對了,翻譯對了,音讀準了,或者角色扮演朗誦對話,都可以上來拿一張上面有松鼠卡通圖案的貼紙,貼在英語書本上,所以那是英語的印象不是李雷和韓梅梅,而是比誰的貼紙多,總是有很厲害的人,女生多,把貼紙都貼到英語書背面去了……
四年級有次村里老人仙逝,我去參加葬禮,送老人出山,幫忙拿旗子,那時小不懂事,可能為了玩的成分比較多,我奶奶姥姥仙逝的時候我也沒有哭,腦子里全是她們給我糖果的美好時光,因為沒有請假,回來被數學老師用木尺打掌心,這是我第一次體驗體罰,是真的疼……
五年級聽說要轉學到隔壁村,我三天學會了騎老爸那輛賣魚用的二八大杠,二八大杠很高,我的腳只能從下面三角架的洞穿過去騎車,姿勢很別扭,小弟弟沒少受罪…后來在老爸和各位家長的力爭下推到六年級轉學,班主任的名字特別難寫,即使擱現在很多人也寫不出來,也特別難叫,很多人都親切的叫他“窯番薯”,我納悶怎么有人會取這么接地氣的名字,但更多的人都叫他“楊老師”……
六年級轉到隔壁村上學,數學老師是同一個村里的,他說了,自己學不如多問,如果課間他辦公室沒有一個學生向他問數學問題,他會不高興,所以那時辦公室門庭若市,懂的不懂的都問,什么雞兔同籠,一個池子一邊進水一邊排水,根本不在話下……
初一那時還流行著班主任帶著學生手冊上門家訪,期末考試完不久,也是暑假,班主任騎著小電驢不遠萬里來到偏遠小村我家,跟父親聊聊我在學校的狀況,記憶猶新,因為那也是最后一次家訪,后來都是直接叫家長去學校開會……
初二班主任說過,如果你喜歡一個人,你會不自覺或刻意去摸她的頭,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記憶中我好像被他摸過頭……
初三是最簡單,也是最開心的一年,可以說整個初中生活都很簡單,很快樂,學習成為日常吃飯一樣,到點上課、到點學習、到點睡覺,極度規律,那時也不用為中考煩惱,畢竟基礎啊,成績啊都擺在那…班主任特別相信我,相信我能考上好大學,跟我約定考上大學就告訴他,初中對大學沒什么概念,我就說:好……
這種情況在高一也出現過,班主任也特別相信我,相信我能考上好大學,跟我約定考上大學就告訴他,我也說:好。可事實證明我失敗了,也違約了,慢慢的失去了聯系,但是約定我至今還記得,只是不敢說……
高二班主任說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外圓內方”,做人“外方內方”,棱角分明,必定會傷害到身邊的人,也會傷害到自己;“外方內圓”是偽君子,經常傷害別人;“外圓內圓”那是狡詐惡徒……
高三可以說是很累的一年,高考將近,滿滿的課程表,各種題海戰術,也有各種苦惱和煩惱,自信受到打擊,一節語文課上,老師用粉筆深入淺出的跟我們談談困難和煩惱,只見他豎起一根粉筆,另一只手做走路狀逐漸靠近粉筆,說:粉筆就是困難和煩惱,當他們越來越近的時候,你覺得天要塌下來了,要死了,當你翻過大山,走遠點,再回頭看看這只粉筆,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生命還沒結束,所有的困難都不是困難,所有的煩惱都不是煩惱,你現在所遇到的困難煩惱,再過個五年十年,回頭看看這些那些煩惱,根本不值得一提。小學遇到了困難,覺得天要塌下來了,等到了初中,小學的煩惱就是鬧著玩的;初中遇到了困難,感覺天要塌下來了,到了高中,初中的煩惱算什么;高中遇到了困難,感覺天要塌下來了,老師就會說,再堅持一下,等你們上了大學就解放了,就這樣,我們被老師騙上了大學,而且還遇到了更多的困難和煩惱……
大學的教育模式顛覆了以往9+3的教育模式,以前教室是我們的主場,無論上什么課老師都要到我們的教室上課,因為我們就一個教室…大學的教室則是老師們的主場,我們上什么課得到他們教室上,所以我們經常打一槍換個地兒…大學四年,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對很多人來,大學四年大多沒有建樹,有個同學說,大學四年就是給我奮斗三年的高中放個四年的長假。我們從高壓的三年高中生活中解放出來,在三不管(老師、家人和自己)的狀態下度過了大學四年好奇、瘋狂、迷茫到現實。記得大三馬列老師說要和自己有個五年十年的約定,看看你現在的自己和五年后的自己,從身體、物質、思想到精神狀態,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年……
小學的快樂是不懂事的快樂,無知的快樂;初中是簡單的快樂;高中是累并快樂著;大學就比較復雜了,好奇、瘋狂、迷茫、現實……這種人生體驗只有上學才能體驗得到,有些體驗還是老師才能給的,有些人生道理是你讀書過程中慢慢體會出來的,有些人生道理是老師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送給你的 ,加量不加價……
所以,老師,祝您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