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都缺乏執行力,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執行力是有效利用資源,保質保量達成目標的能力;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
簡單來說,** 執行力就是把想法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的能力。**
理想再豐滿,規劃再詳細,決策再正確,不去做,然并卵。
2
一般來說,執行力包括下面六個要素,缺一不可。
計劃(Plan)
**風險評估(Risk-Evaluate) **
溝通(Communicate)
實施(Do)
反饋(Feedback)
改進(Improve)
3
計劃是一切執行的開始。
大家都知道,貓和老鼠的故事。
大花貓總是逮老鼠。一開始老鼠們,單打獨斗,傷亡慘重。最后,他們只好聚集開會,商量如何應對。
一只老鼠說,我們躲著點,繞著走,別讓貓發現。
另一只老鼠說,我們搬家,到沒有貓的地方去。
還有一只老鼠提議,給貓的脖子上掛一個鈴鐺,就像掛在牛脖子上的鈴鐺一樣。只要貓一動,鈴鐺就會響。這樣大家就能提前逃走了。
所有的老鼠都認為最后一個方法好,既不用繞著走,更不用辛苦搬家。
這說明,遇事執行前一定要先有計劃,不能盲目沖動,白白消耗時間和精力。
4
風險評估可以看作是計劃的一部分。
還說貓和老鼠的故事。
所有的老鼠都認為這個主意好。但是,新問題出現了。鈴鐺從哪里來?該由誰去給貓掛上鈴鐺呢?
對此,老鼠們都啞口無言,不知道怎么辦好了?
老鼠為了給貓套一個鈴鐺,又商量了幾套方案,并做了風險評估。
第一個,主人家小孩有個玩具鈴鐺。不過,總有大人在傍邊看護,不好下手。
第二個,街邊的商店庫房沒人看管,但是有老鼠夾和老鼠藥。
第三個,趁貓睡覺的時候,派敢死隊把鈴鐺掛上去,但有可能貓會醒過來。
第四個,在老鼠洞門口下套,引誘貓過來套上。但是,萬一貓守株待兔呢?
所以說,正確地預測和評估風險并預備相應的回避措施,是成功執行的重要因素。
5
溝通是良好執行的必要因素。
我有個親戚,小女孩,托人找了份文員的工作。沒過多久,辭職不干了。
她說,老板太差勁,連個任務都交代不清楚。跟著這樣的老板學不到東西。
老板說,小女孩做事能力太差了,往往連件小事都辦不好。
有一次,老板讓她把辦公室的耗材統計一下。她一樣一樣全記在筆記本上。老板皺著眉問她,能用紙打印出來嗎?第二天,小女孩交給他一張A4紙。老板一看,你不知道畫個excel表格嗎?過了一個星期,小女孩交給老板一張表格。這回老板更火了,沒學過分門別類嗎?打印機跟垃圾桶放一塊?小女孩也郁悶,你也沒告訴我不能放一塊,只不過是叫我統計一下。
如此,五次三番。老板不想要她了,正好她也不想干了。
這說明,沒有良好的溝通,執行起來必定會牛頭不對馬嘴,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誤解,事倍功半,效果大打折扣。
6
實施就是付諸行動。
我有兩個朋友,都宣稱自己要減肥。
A君花錢報了網上的減肥班,每天做減肥計劃。
B君花錢買了一雙跑鞋,每天繞著公園跑5公里。
兩個月以后,A君比原來還胖。而B君,成功的瘦了15斤。
A君說,我聽了很多減肥課,讀了很多減肥書,準備了很多減肥的裝備。我說你動了嗎?A君說,再等兩天,等我把減肥計劃表做完。
B君說,一開始,身體太胖跑不動,只能跑一公里,走兩公里。到后來,漸漸能跑三公里、四公里,現在每天跑五公里,一點不在話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你看,執行的最關鍵就是實施,就是行動起來。沒有執行力,說出花來也就是朵紙糊的。除了裝飾,起不來任何作用。
7
反饋和改進是執行的加分項。
執行力,需要完美的計劃和風險評估的配合,保持事前、事中、事后的溝通,最重要的就是要行動起來,行動決定一切。
然后再將執行的過程和結果,反饋給相關人員。
這個結果,既是交代,也是分享。越是重要的事情,關心的人越多。
事后的總結和改進,是為了下一次的行動和決策做準備。
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越是有好的反饋和改進,我們的人生才會越來越精彩。
我是茶人老七。
2016年最后的100天,堅持每天寫一篇文章,分享美好快樂的事。
歡迎轉載,請私信!喜歡我的文章,試試關注和點贊,給我鼓勵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