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13 《偉大的渺小》同名主打微電影·回家的路 THE WAY HOME 解讀·隨想

片頭酒吧里談笑女生的片段色調是暖色而達頓在街頭蹲著抽煙,站起來還有些踉蹌,他自顧自地哼著一段旋律,這段都是冷色調,夜晚的街道,摩托車呼嘯過的聲音,特別刺耳。大概是達頓自己也知道,“熱鬧都是別人的,與我無關”。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比利跟女友青澀的約會玩“北七”的游戲。當比利猜出“北七”時,有兩次重復的笑著說“北七”。第一次應該是在附和女友,小心翼翼維護戀愛中的歡樂。第二次是,先深深把頭埋進了枕頭里,大聲地、帶著自嘲般地笑著說“北七”。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明明前一秒是躺在床上對著手機露出笑臉的卡拉卻在聽到母親的呼喚后毫不猶豫大幅度動作蒙上了被子。可母親還是幫她整理好了被子。

像不像青年時期叛逆的我們,在陌生人面前笑容相迎卻把尖銳鋒芒都對準了最親愛的人。“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就是此生你看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少年亞倫遇到霸凌,比利救了他,卻不是電影里以一挑十的熱血畫面,是他蹲在地上被群毆。

青春期的我們,誰還沒做過幾個拯救世界的英雄夢呢。可我們最終就如比利一樣被現實狠狠揍了一頓,很疼。仿佛現實中的一切都在告訴你,如果不按這世界的“規則”來,你就要承受這些疼痛。現實的泥沼在侵蝕著我們,該如何選擇。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比利救下亞倫帶著他去找達頓的時候,少年、青年、中年三個階段第一次重合。達頓輕打了一下亞倫的頭,動作連貫自然;比利掌摑達頓,連揮拳頭的動作都帶著生疏,其實這個時期的我們連揮拳頭都不會,還談什么拯救世界;亞倫呆呆地望著兩人,隨后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蝸牛上。

三個階段,懵懂天真、熱血沖動卻不堪一擊、麻木無奈,三種態度,三個方向。

達頓因為工作的不順利呵斥卡拉,卡拉有一段深深閉眼的動作,是無奈和心痛吧。隨后她便懷念起過去單純赤子兒時的達頓,即亞倫,因此有了亞倫在卡拉車里玩耍的鏡頭。接著就倒敘回憶起卡拉和亞倫小時候在幼兒園玩耍的美好時光。這一段看似三個碎片化的鏡頭其實全是女主的心路歷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比利給亞倫帶了金魚,卡拉進入辦公室企圖安慰或者與達頓溝通。亞倫放生金魚,達頓企圖上傷害卡拉但最后看到卡拉的眼淚也不忍心吧,怒斥她離開。也許達頓還是如放生金魚的亞倫一般善良才終是不忍心傷害這個女孩吧。他的眼神里,不是沒有愛,而是被壓力、痛苦淹沒了。

卡拉望著醉酒睡著在車里的達頓,車外是漫長黑夜,閃爍霓虹。她帶著自嘲輕笑了一下,隨后點上了一支煙。或許,這是卡拉的幻覺,明明達頓剛剛差點傷害她,此刻怎會在她車上安睡。但流露的情緒分明騙不過自己的心,她多愛他。

“清冷孤寂的夜,四下無人的街和無跡可尋的你都讓人感到寒冷。”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比利跟著亞倫來到草坪聽聲音,看星星。

“你看過去星星是很小的,但是他其實非常非常大”

比利在草坪上醒了,亞倫不見蹤影,黎明來臨。象征著再黑的夜也總有黎明到來的時刻,推動影片的高潮。


比利獨自找到達頓,達頓的家,色調明亮的藍色,墻壁上有畫和光影,地上有陽光照射的影子,單人小床旁邊有玩偶和老舊的落地扇。顯然,這是亞倫的房間,或者,是達頓小時候的房間。

而比利在床底下找到的淹沒在黑暗中的畫和書,“這只小鹿在長大以前,躲藏,是他保護自己唯一的方法,他還不夠強壯,不能跑的很遠”。明明是兒時最單純的初心,卻被丟棄在黑暗中不見天日。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達頓聽完后,開始出門尋找,此時的卡拉,回到幼兒園,看到曾經一起玩耍的花臺,看到樹上的鳥窩和保溫箱里的小狗,她笑了。

到此處,她該是找到回家的路了吧。但她在后面的鏡頭里也在疾步張望,她是在尋找達頓吧,于她來說,達頓是她初心的一部分,她渴望他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達頓、比利、卡拉在草坪相遇,比利幫助達頓傾聽草叢的聲音。

這一刻,天時地利人和吧,卡拉在身邊,達頓看到了小狗,握住了亞倫的手,看到回家的路,那么急切,那么怕滑落。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回家的路,很長,很難。離開自己,再被自己找到。”

看完全片,個人解讀是,覺得比利是當下真實的“自己”,處在一種不上不下的階段,就跟目前大多數的青年一樣,討厭當下的現狀,害怕變成討厭的自己,想找回最初擁有赤城之心的靈魂卻又沒勇氣害怕失敗。達頓,就是“離開了自己”;而亞倫即是“被自己找到”。

電影中亞倫的角色有點像是上帝視角,他告訴青年時期的比利“金魚肯定會活下來,會活到三十歲,星星看過去很小但其實非常非常大”。他看著和卡拉爭吵的達頓,他先教會比利如何傾聽草叢的聲音,比利最后有勇氣幫助達頓找到了回家的路。

電影中配樂,都是隨著情節發展進行,推動、渲染情緒。且配樂本身來自于新專主打歌《偉大的渺小》,無論是唱或作,都是以「真實」剖析。

下午聽了電臺試聽版《偉大的渺小》和《Until the Day》

吹不動旋律編曲唱功了,反正林先生如今格局越來越國際化,游刃有余,我只需要靜靜聽天使唱歌就好。這次的詞啊,中文版的詞可算是找對了寫詞人啊。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同前兩張專輯給我的感覺一樣,有《可惜》《Lier and Accuser》但卻也有《生生》《I am Alive》。林先生就是這樣溫暖的人吧,他唱出你心里的難過、傷痛、悲憫,一切一切的情緒,他用歌聲告訴你,他懂你的傷痛。但他卻也在用音樂安慰你,陪伴你,鼓勵你,要積極地生活,要相信自己會變得強壯,讓你從他的音樂中得到能量。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大概這是,我聽歌這么多年,也只有你的歌聲里有我最多眼淚的原因吧。

林先生經歷的、經受的可比我多太多太多了,但他依然用最積極的初心來對待生活。他才是“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吧。

這兩天,昆明降溫,寒風里夾帶著小雨,陰冷刺骨。透過互聯網,聽到、看到好多令人心痛的事,所以為何我們這一代人總是自嘲“日常怕死”,因為我們可看過太多比冬天更令人寒冷刺骨的事了。我們根本沒能力做些什么,我們知道“黑夜的黑不是最黑”,但我們總能去做些努力,堅信著,萬一會有不同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最偉大的超能力不是改變世界,而是不被這個世界改變”

“努力不會徒勞 愛并非湊巧”

“我們握的手握好 我們就算很渺小 也絕不逃”

“We are never turning back. Won′t you wait me anyway.”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