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說“今天是周六我該洗澡了”,然后開開心心地去洗澡了。
這個情景也許你覺得沒什么,可是對我和兒子來說卻是一個很大的進步。11月的某一天,兒子決定每周洗兩次澡,周六和周三。他自己決定好后,再也不用我督促,最多提個醒,他就痛痛快快地去洗澡了。
兒子小的時候我也沒因為洗澡發愁過,可是今年特別明顯,他特別不愿意洗澡。我曾問過兒子:你想多久洗一次?兒子說:幾周洗一次。我:我接受不了。兒子:那就一周洗一次吧!這個我還勉強能接受。我這么愛洗澡的媽怎么沒影響到兒子呢?
夏天的時候,我告訴兒子:天這么熱,身上都是汗,我希望你每天都沖一下。兒子沒同意。我問他:那我每天問你今天你想洗澡嗎?你如果回答不想我就不勉強你了。兒子同意。可是他老回答不同意我又不愿意了。
兒子因為身體發育的問題去看醫生,醫生給的其中一條建議是:注意衛生,勤洗澡?;貋硪院?,我用醫生的話提醒他,兒子說我就不洗澡。于是我們因為洗澡陷入權力斗爭。
雖然我學過正面管教,但在我搞不定的時候我就回到原來的老路上,我甚至用過一些錯誤的方法:
1、強迫:“今天你必須去洗?!碑斘野堰@句話說出后,兒子本來還打算洗澡的,也不去了,并且他還會說“我就不洗了”(這完全是一種權利之爭)。
2、嘮叨:你都一周沒洗了,真的很臟,應該去洗了。(兒子的反應是皺眉)
3、利誘:你今天要和舅舅睡覺就得洗澡。(短時間是有用的)可是舅舅走了,又恢復原樣了。
當正面管教的方法不管用的時候,我需要好好思考是哪里出了問題?我在以我認為對的方式在要求我的兒子,或者說我以為他好的名義在控制他,雖然我的嘴上是在尊重他,但是我并沒有真正地尊重他。
我開始反思:我對孩子洗澡這件事是不是太過關注了?如果是老公他說今天不想洗的時候,我會接受嗎?兒子在洗澡這件事上背后的動機是什么?當我想通后,我明白這是孩子的課題,孩子的身體可以自己做主,兒子在這件事情上想獲得自己做主的權利。當我不再把洗澡當成問題的時候,它真的就不是問題了,我和兒子都獲得了輕松和自由,兒子也獲得了自己支配自己的時間的權利,他可以決定自己什么時候洗澡。
《你的N歲孩子》書里這樣說:大概水和肥皂里有些什么東西吧,10歲孩子似乎跟這兩者有些過不去,平時又溫和又順從的10歲孩子,到了洗澡的時候,卻變得固執已見。男孩也好女孩也好,肯定都不喜歡水,尤其不喜歡用水沖洗他們的臉。我和同齡孩子的媽媽探討過這個問題,原來不止我家兒子是這樣,別人家的姑娘也一樣不愛洗澡,還有15、6歲孩子的家長也說孩子這個年齡段就是不愛洗澡,過了這個時間段就好了。
正面管教不僅僅教給我應對孩子的挑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讓我學習到方法背后的態度,當我的態度變了,懂得尊重孩子,孩子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在學習正面管教的同時還要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發展特點,這樣才能更好地懂得我的孩子,和他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