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選擇到新西蘭來的華人目的各有不同,但無外乎包括留學、旅游、工作、移民,最近幾年有多了一種要working holiday visa(工作兼旅行)。當年我選擇來新西蘭,目的非常單純,就是為了留學。所以來了之后,最先需要的就是就讀語言學校。
說到語言學校,留學過的人都知道。剛入學時,班里只有我一個女生。說實話,心里有點打鼓。
老師是一個來自斐濟名叫stan的老頭,不笑時面有點冷。很有才華,至少我這么認為。如果我告訴你他會十一個國家的語言,你會不會和我一樣很佩服他?
我入讀語言學校的學生有韓國人、日本人、印度人等,當然還是中國學生居多。不過雖同樣是來自中國,不同地方的人還是有區別的。因為班里沒有其他女生,所以那時的課余時間我幾乎很少和其他同學交流,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捧著書本背英文單詞中度過的。
在新西蘭讀書感覺到最大的不同是,老師不會強迫學生學習,一切全憑自覺。有位年輕的男kiwi(指新西蘭當地人)老師,他每次給我們上課就像在開玩笑一樣,嘻嘻哈哈游戲一下就結束了。如果你沒有認真去領會他的意圖,沒有真正參與其中,可以說一堂課過后,你僅僅只是看了場熱鬧而已,一無所獲。上課時同學們的樣子千奇百態,老師也跟著像演雜技似的在桌子椅子間忙著上躥上躥下。這樣的上課方式,如若放在中國一定會被人批評說成何體統。而在新西蘭這里,再正常不過。
我就讀的語言學校可能是出于對學生們關心,也或許為了賺錢的目的,每天午間都有特定的一對中國夫妻在學校大廳賣快餐。每人可以隨意點三樣菜,兩素一葷,不夠吃還可以多加個鹵蛋,共計$5(紐幣)。一開始大家圖新鮮,尤其是在home stay吃不習慣的同學一到午飯時間便去瘋搶。那對夫妻倆也是忙得不亦樂乎,我猜測那短時間他們錢一定賺了不少。
有趣的是,一段時間過后,大家發現在學校馬路對面就有家$4.5三道菜加米飯或炒面的速食店。于是,學校午間的$5中國式快餐生意由不再那么受歡迎開始慢慢變得慘淡,再到后來干脆停掉了。再后來我聽說,那倆夫妻回中國了。
吃飯,是許多家長為孩子除了學習之外擔心的另一件大事。我媽媽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來新西蘭這么多年,每次往家里打電話,只要是媽媽接電話頭一句準是問我吃飯了沒,吃了什么。這樣的問話不分時間,任何時候通電話都是如此。有時我會說:“這都幾點了,能不吃飯嗎?”媽媽卻說,“吃飯不是大事嗎,不吃好飯怎么能行?!笨墒窃捳f回來,媽媽對我吃飯應該還是不用太操心的,畢竟我從小就是個吃飯不用人操心的孩子,并且廚藝還不算太差。
讀語言學校,是出國后對語言強化的一個關鍵性階段。有些人認為,讀語言學校根本學不到什么實質性內容。我卻覺得,或許這些人語言能力真的足夠強吧,因為對我來說,還是有許多幫助的。因為直到今天,好多單詞,好多句型,都是那個時候記住的。另外想多啰嗦的是,如果你真心打算來新西蘭留學,最好多住在home stay一段時間,并且盡量減少和中國人的接觸。原因只有一個,這樣會大大提升你對英文的敏感度,學得會更快些。
畢竟,語言學校還只是個起點。